作者:出戰
巴布亞新幾內亞食人部落傳播著一種叫做“庫魯病”的致命大腦疾病,對該部落構成致命打擊。但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曾吃過人腦”的食人部落居民會導致基因突變,并對庫魯病形成抗體作用。
這項發現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這種致命大腦疾病,并研制新的方法治療患者。巴布亞新幾內亞部落通常在葬禮中吞食死者的大腦,20世紀初,部落成員開始出現庫魯病,這是一種傳播朊病毒的腦神經障礙疾病,導致大腦受損。庫魯病于20世紀50年代達到傳播高峰期,每年導致2%的部落成員死亡。之后該部落開始停止吞食人腦,從而使庫魯病死亡率逐漸下降,但是由于該疾病已傳播多年,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仍不斷導致部落成員死亡。
近期,研究人員發現部落一些幸存者攜帶著V127突變基因,然而庫魯病患者并沒有這種基因變異,從而使科學家猜測V127突變基因對庫魯病具有免疫能力。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老鼠體內注入V127突變基因,之后讓它們感染朊病毒,結果表明具有一個V127突變基因的老鼠對庫魯病免疫,并對另外一種類似疾病“傳統克雅二氏癥”具有抗性,具有兩個V127突變基因的老鼠不僅對以上兩種疾病免疫,還對“變異克雅二氏癥”免疫。
最為重要的是食人行為并不直接導致當地居民對庫魯病產生抗體,基因突變很可能存在于庫魯病廣泛傳播之前,當人們開始體內基因突變逐漸對庫魯病產生抗性,死亡率也逐漸下降。研究報告負責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變性教授約翰-科林奇(John Collinge)博士說:“這是一個類型的達爾文人類進化實例,朊病毒傳染病選擇了一個簡單的基因變異,從而提供完整的防護,使人們對該疾病產生抗體。”
巴布亞新幾內亞食人部落傳播著一種叫做“庫魯病”的致命大腦疾病,對該部落構成致命打擊。但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曾吃過人腦”的食人部落居民會導致基因突變,并對庫魯病形成抗體作用。
這項發現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這種致命大腦疾病,并研制新的方法治療患者。巴布亞新幾內亞部落通常在葬禮中吞食死者的大腦,20世紀初,部落成員開始出現庫魯病,這是一種傳播朊病毒的腦神經障礙疾病,導致大腦受損。庫魯病于20世紀50年代達到傳播高峰期,每年導致2%的部落成員死亡。之后該部落開始停止吞食人腦,從而使庫魯病死亡率逐漸下降,但是由于該疾病已傳播多年,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仍不斷導致部落成員死亡。
近期,研究人員發現部落一些幸存者攜帶著V127突變基因,然而庫魯病患者并沒有這種基因變異,從而使科學家猜測V127突變基因對庫魯病具有免疫能力。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老鼠體內注入V127突變基因,之后讓它們感染朊病毒,結果表明具有一個V127突變基因的老鼠對庫魯病免疫,并對另外一種類似疾病“傳統克雅二氏癥”具有抗性,具有兩個V127突變基因的老鼠不僅對以上兩種疾病免疫,還對“變異克雅二氏癥”免疫。
最為重要的是食人行為并不直接導致當地居民對庫魯病產生抗體,基因突變很可能存在于庫魯病廣泛傳播之前,當人們開始體內基因突變逐漸對庫魯病產生抗性,死亡率也逐漸下降。研究報告負責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變性教授約翰-科林奇(John Collinge)博士說:“這是一個類型的達爾文人類進化實例,朊病毒傳染病選擇了一個簡單的基因變異,從而提供完整的防護,使人們對該疾病產生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