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5日,引灤入津工程提前全線正式通水。
引灤入津工程是一個跨海河、灤河流域的巨大工程群,主要建設項目包括在灤沙干流修潘家口水庫和大黑汀水庫,并通過引灤入津(北線)和引灤入唐(南線)兩個巨大的輸水工程,把灤河、州河、還鄉河、陡河等河系溝通,把已成的于橋、邱莊及陡河等大型水庫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具有蓄水、壅水、分水、輸水、配水、凈水等功能的完整的水源體系,以解決天津市、唐山市的城市用水困難,并兼供發電和農業灌溉。
1981年,引灤入津工程開始興建,原定1985年通水。由于北方連續干旱,天津用水日趨緊張,為此,引灤水入津工程中諸項工程加快了建設步伐。經過全體建設者的努力,整個工程僅用了1年又4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全線通水的目標。
引灤入津工程分為引灤樞紐工程和引灤入津輸水工程。引灤樞紐工程位于河北省遷西縣境內的灤河干流上,是灤河干流上唯一控制性防洪工程,由潘家口水利樞紐,大黑汀水利樞紐,引灤樞紐閘三部分組成。引灤入津輸水工程則從河北省大黑汀水庫壩下引灤樞紐閘下游隧洞入口處開始,最終達到天津。整個工程全長234km,其中還包括河道整治、進水閘樞紐、提升和加壓泵站、平原水庫、大型倒虹吸、明渠、暗渠、暗管、凈水廠,公路橋,以及農田水利配套、供電、通訊等工程。
整項工程建成之后,輸水總距離為234千米,年輸水量10億立方米,最大輸水能力60~100立方米/秒,形成了一個跨省市、跨流域,具有引水、輸水、蓄水、凈水、配水完整體系的發型城市供水設施。為天津市提供了一個穩定可靠的水源和一個完整的輸水系統,不僅滿足了天津市民的生活用水,保障了工業用水;同時也減輕了地下水開采強度,使天津市區地面下沉趨于穩定。另外,由于海河上游有了灤河水,在海河下游建攔河閘后,閘下沿岸還可以修建碼頭,發展航運,減輕鐵路運輸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