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人相處中,恩恩怨怨,摩擦、不團結現象,在各單位時有發生,從而產生“內耗”,使組織渙散,工作效率大減。因此,應提倡相互尊重、相互禮讓的作風,要有容人之度。——王志均
人物百科:
王志均(1910—2000),出生于山西昔陽。生理學家、醫學教育家。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學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37年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系隨林可勝及張錫鈞教授從事內分泌生理學的研究。1946年赴美國進修,師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著名消化生理學家艾維教授,1950年哲學博士學位,并回國任教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醫科大學)。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志均在胃腺、胰腺分泌的調節機制,消化器官活動對物質代謝的影響以及腦-腸肽的細胞保護作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首次詳細觀察了各種食物在小腸中引起腸黏膜釋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情況;他利用自己設計的胃腸四通瘺進行了大量的相關胃體、胃竇、十二指腸對胃液分泌的作用,證明了迷走-胃泌素機制在胃液分泌神經反射期中的重要性;提出細胞保護可能是胃腸肽或腦腸肽的生理功能之一的設想。王志均直至晚年仍在勤勤懇懇地工作,為國家培養生理學人才,撰寫著作,推動學科的發展。
在人與人相處中,應提倡相互尊重、相互禮讓的作風
圖文簡介
在人與人相處中,恩恩怨怨,摩擦、不團結現象,在各單位時有發生,從而產生“內耗”,使組織渙散,工作效率大減。王志均直至晚年仍在勤勤懇懇地工作,為國家培養生理學人才,撰寫著作,推動學科的發展。
- 來源: 科普信息化建設2
- 上傳時間: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