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才能把知識真正學到手,打上個人的烙印,終生不忘,也才能真正深入,并進一步實現發明創造。——王大珩
人物百科:
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生于日本東京。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應用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國第一臺激光器,第一臺大型光測裝備和許多國防光學工程儀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國第一個遙感科學規劃,領導了綜合性的航空遙感試驗。1986年3月和陳芳允、楊嘉墀、王淦昌等4名科學家向中央提出“發展中國的戰略性高技術”的建議,得到鄧小平同志批準,由此國務院發出了“高技術發展計劃綱要”的通知,這一“綱要”被稱為“863計劃”。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并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通過自己的實踐,才能把知識真正學到手,打上個人的烙印
圖文簡介
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應用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國第一臺激光器,第一臺大型光測裝備和許多國防光學工程儀器。
- 來源: 科普信息化建設2
- 上傳時間: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