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通過改造原有線路(直線化、軌距標準化),使最高營運速率達到不小于每小時200公里,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新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至少250公里的鐵路系統。高速鐵路除了在列車在營運達到一定速度標準外,車輛、路軌、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將所有引進國外技術、聯合設計生產的CRH動車組車輛均命名為“和諧號”。CRH為英文縮寫,全名China Railways High-speed,中文意為“中國鐵路高速”,是中國鐵道部對中國高速鐵路系統建立的品牌名稱。

1992年,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和中國鐵道學會召開的高速鐵路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們就指出,中國高速鐵路要盡快起步。“中國比哪個國家都更需要高速鐵路。對高速鐵路,國民有需求,經濟發展有需求,市場有需求,鐵路的深層發展有需求。”

1999年,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申金生指出,高速鐵路作為適應現代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高科技產品,是以高速度、大容量、低污染、安全可靠著稱的先進的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將大大降低交通運輸的社會成本,從而產生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進入本世紀,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專家們認為,交通運輸各行業中,從單位運量的能源消耗、對環境資源的占用、對環境質量的保護、對自然環境的適應以及運營安全等方面來綜合分析,鐵路的優勢最為明顯。因此歐洲各發達國家在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重新審視和調整其運輸政策,把重點逐步移回鐵路,其策略中重要的一環是規劃和發展高速鐵路。專家們紛紛指出,發展中國高速鐵路勢在必行。高鐵將通過中國大部分,把中國變成一個“中國村”。

2004年中國鐵道部展開為用于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動車組技術引進招標,在“以市場換技術”的原則下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國阿爾斯通以及德國西門子分別簽訂協議,向中國北車集團和中國南車集團的廠商全面轉讓關鍵技術,并通過吸收的方式達到一定程度的國產化,成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動車組產品系列。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研發中國鐵路開行的CRH動車組已知有CRH1,CRH2,CRH3,CRH5等型。

2007年12月22日,首列國產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CRH2-300)在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線。它的成功下線是我國鐵路全面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國鐵路客運裝備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自主研制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國家。

“和諧號”動車組普遍采用交流傳動及動力分散式。車頭為可降低空氣阻力的流線形。運行時速達200公里以上,最高可達350公里。列車通過電腦控制行車,電子顯示駕駛數據。座位劃分為一等座及二等座。一等座為2+2排列方式,二等座為3+2排列方式。座椅可調節,座向可以轉180度,附有可折疊的茶幾。車內部設計注重人性化。自動調節溫度的空調。所有車門都是電動塞拉門。還有使用臥鋪的型號用于較長途的線路。200公里級別車主要在既有線路上運行,300公里級別的車主要在高速專用線路上運行。

相對于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動力更加充沛,列車的氣密性、運行的平穩性、空氣動力學性能等要求更高,技術難度也更為復雜。由南車四方股份研制的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突出了“先進、成熟、經濟、適用、可靠”的方針,體現了中國特色和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這種列車采用輕量化鋁合金車體、高速轉向架、高速受電弓以及交流傳動、集成一體化的光纖網絡控制等國際一流的先進技術。尤其是列車采用的大斷面中空型材鋁合金車體,每輛車體的重量約為7噸左右,動車組整體輕量化設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優越的節能、環保性能。

在創新方法上,鐵路部門調動國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在已有的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著力提高國內企業創新能力,扶持民族工業發展,實現本土化生產,構建了產學研一體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體系。短短幾年間,我國鐵路不但掌握了動車組列車9項核心技術,而且取得了26項自主創新成果。如今,萬里鐵道線上奔馳的“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和諧號”動車組列車無疑是中國鐵路自主創新的結晶。中國鐵路人用四年左右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二三十年的路程,同步實現了鐵路機車車輛裝備現代化和機車車輛制造業現代化。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大量數據表明,高鐵沿線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和最具潛力的地區。我們完全有理由樂觀地預見,高速鐵路在支撐區域協調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布局、構建高效綜合運輸體系、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促進城鎮一體化進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現今,中國已建成和運營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鐵運輸體系,由此也產生了規模經濟效應。據統計,中國高鐵的運營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法國TGV(高速列車)的該項數據是27美分,西班牙高鐵的該項數據是25美分。

中國鐵路克服了各種復雜地質、氣候難題,具備了在不同地質條件下、不同氣候環境下建設和運營高速鐵路的成熟經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中國具有集成世界先進高速鐵路技術的能力和經驗。通過自主創新,實現了高速鐵路技術裝備的自主設計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管理。由于優越的質量和低廉的價格,中國高鐵開始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走向世界的中國技術——高鐵(上)

圖文簡介

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通過改造原有線路(直線化、軌距標準化),使最高營運速率達到不小于每小時200公里,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新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至少250公里的鐵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