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21日,以宣傳中華民族科技成就、普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為目的的新型社會教育場所——中國科學技術館在首都破土動工。鄧小平、聶榮臻為該館題字。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大型科普基礎設施。科技館老館坐落在首都北中軸路和北三環路交匯路口西北側,總占地面積106畝。全館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2009年6月30日,中國科技館老館閉館。2009年9月16日,坐落于國家體育場“鳥巢”北側的中國科技館新館建成開放。新館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之一,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總投資近20億元。常設的展覽包括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還有宇宙劇場、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特效影院。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中國科學技術館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和培訓實驗活動,讓觀眾通過親身參與,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和感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學素質。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84年11月21日 中國科學技術館奠基

圖文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