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后的三門峽水利樞紐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于1958年12月9日完成截流。

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游下段,連接豫、晉兩省,控制流域面積占黃河總流域面積的91.5%。工程于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運用。樞紐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壩、斜丁壩、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鋼管、電站廠房等。主壩長713.2m,最大壩高106m,壩頂高程353m。三門峽水電站現有裝機40萬kW,年發電能力可達14億kW·h。自1973年12月第一臺機組發電至今,已累計發電235.2億kW·h,創產值約20億元。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58年12月9日 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結束

圖文簡介

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