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8日,中華醫學會有關負責人在京宣布:我國科學家成功地將干細胞在體外培養成胃和腸粘膜組織,標志著人體胃腸粘膜損傷后可以獲得再生。這是繼利用干細胞原位培養實現皮膚組織全能修復之后,人類在再造生命器官組織領域獲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項成果是由我國生命科學家徐榮祥教授帶領的科研小組完成的。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促進干細胞增殖的特殊營養物質,把從小鼠體內取出的胃壁和腸壁組織細胞在體外培養。這種物質來自植物,是迄今人類所獲得的唯一具有啟動細胞功能和修復組織作用的生命物質。通過實驗,完成了干細胞增殖、多種干細胞連接、組織組合3個步驟,最后形成了新的胃腸粘膜組織。這是生命科學史上器官組織第一次在體外完成發育。這說明,胃腸粘膜組織損傷后,可啟動原位組織細胞的干細胞潛能,使其復制為新的胃腸粘膜組織。
該成果在臨床醫學上具有重大應用價值。一是對胃病的治療。它既可以保護胃壁,也可以生理性修復潰瘍組織。二是對腸功能的改善。它既可以修復損傷的腸粘膜,也可以保障腸粘膜細胞均衡吸收營養,增強腸吸收功能。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