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1月8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倫琴在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發現,在出現陰極射線時,旁邊涂有氰化鉑鋇的熒光屏上,似乎也發出點藍白色的光。陰極射線是不能通過玻璃管壁的,尤其是倫琴自己精心制造的裝置,陰極射線漏出來也是不可能的。倫琴把玻璃管用黑紙緊緊地蒙上,通電后陰極射線發出的光被遮住了,氰化鉑鋇熒光屏卻依然發亮。經過廢寢忘食的研究,他確定了熒光屏的發光是由于射線管中發出的某種射線所致。因為當時對于這種射線的本質和屬性還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稱它為“X射線”,表示未知的意思。
X射線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所謂“穿透性射線”,它能穿透普通光線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發現時,倫琴就用這種射線拍攝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顯示出手骨的結構。1895年12月28日,《維爾茨堡物理學醫學學會會刊》發表了倫琴關于這一發現的第一篇報告。在隨后的1896年和1897年,他又發表了新的相關論文。倫琴的這一發現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1901年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倫琴就因這一發現而獲得了這一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