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9日,“銀河-Ⅱ”10億次巨型計算機通過國家鑒定,標志著我國大型科學工程運算和大規模數據處理有重大突破。

“銀河-Ⅱ”計算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研制的我國第一臺通用10億次并行巨型機。該機為共享主存緊耦合4處理機系統結構,主頻50兆赫,基本字長64位,主存容量256MB,擁有2個獨立的輸入輸出子系統,可進行每秒10億次以上的運算操作,綜合處理能力10倍于1983年誕生的“銀河-Ⅰ”億次巨型計算機。全國42家計算機研究所、應用單位和高等院校的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經過對“銀河-Ⅱ”巨型計算機系統為期一個月的全面嚴格的技術考核,一致認為它填補了我國通用并行巨型機空白。這一國家“七五”計劃重點科研攻關項目的攻克,表明我國巨型機技術有了新的重大進步。

作為國際高技術開發的一個重要領域,高性能巨型計算機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國家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掌握了研制巨型計算機技術。“銀河-Ⅱ”計算機的研制成功,再次縮小了我國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在研制過程中,國防科技大學重視用戶的需求,做到研制與開發應用系統同時進行。他們和國家氣象中心合作開發的中期數值天氣預報軟件系統,經過在“銀河-Ⅱ”計算機上試算,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試算還表明,石油、地震、核能、航天航空等領域的大規模數據,均能在“銀河-Ⅱ”上進行高速處理。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92年11月19日 銀河-Ⅱ巨型計算機通過鑒定

圖文簡介

作為國際高技術開發的一個重要領域,高性能巨型計算機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國家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掌握了研制巨型計算機技術。“銀河-Ⅱ”計算機的研制成功,再次縮小了我國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