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青年學者劉徽完成對一部先朝算書的注解后,松了一口氣。他少年時代就認真學習這部算書。他曾聽老師說,這部書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書中全是應用簡單解法,沒有任何概念和定義,也沒有推導過程和證明公式;兩百多年也沒人能補充完整。劉徽長大后,花多年時間詳細研究這部算書,并完成了全文注解。因為這個原因,他成為中國古代數學史上繞不開的人物。

中國2002年發行的紀念數學家劉徽的郵票(網絡圖)

這部古代數學名著就是《九章算術》?!毒耪滤阈g》一共收集了246個數學應用問題。這些問題,采用的編排方法是“問——答——術”,通俗地說,就是提出問題,給出答案,最后是解決算法。當然,這些解決算法只是解決一大類問題的一般方法。這種以歸納為主,先給出若干例題,再給出解法的敘述方式,顯然不同于西方以演繹為主的敘述方式。

《九章算術》由幾代人共同創作修改而成。中國先秦典籍雖然記載了不少數學知識,但都比較零散,不夠系統。據載,秦朝末年,民間出現了《九章算術》的原本,與眾不同之一是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二是采用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的編排體例。西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都對《九章算術》進行修訂;一百多年后的東漢初年,學者陳凱靖把書中的問題整理成方田、栗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九大類(即九章),自此《九章算術》基本定型。幾乎后世各朝各代的數學家都為《九章算術》作過注解。李淳風,這位據說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傳奇人物,于公元656年完成對十部古代算經——“算經十書”(注一)的編定和注釋,《九章算術》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除了劉徽和李淳風外,宋朝數學家楊輝和清代數學家李潢也為《九章算術》作出了重要貢獻。楊輝于公元1261年選了80道典型問題進行詳細分析,著成《詳解九章算法》一書。李潢則對《九章算術》進行了校訂,補繪了圖形,列出了細草,命名為《九章算術細草圖說》。以上書籍中,只有劉徽和李淳風的《九章算術》注釋本流傳至今。

《九章算術》一書中的許多內容都居于世界前列。在基礎數學方面,此書第一次系統敘述了分數的運算,而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奇的創造;“方程”一章則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這在世界上屬首例。在代數方面,此書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目前中學生所學的線性方程組解法和《九章算術》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在比例算法方面,書中所列算法和后來16世紀西歐出現的三分律算法基本一樣;書中提到的雙設法,后來傳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傳到歐洲,被13世紀以后的歐洲數學著作稱為“契丹算法”,這也是中國古代數學知識向西方傳播的一個證據。在勾股計算方面,此書第九章“勾股”章中運用實例詮釋了《周髀算經》中的勾股問題,即一百年后三國數學家趙爽提出的勾股定理。在西方,畢達哥拉斯、歐幾里得等數學家僅鉆研出這個定理的幾種特殊情況,數學家丟番圖于公元3世紀才取得相近結果,這比《九章算術》晚了約300年。再如,勾股章最后一題給出的一組公式,在國外到公元19世紀末才由美國數論學家迪克森得出相似結論,比《九章算術》晚了1800多年。

《九章算術》自誕生伊始就受到政府的重視。唐朝和宋朝政府認定的國子監(相當于北京大學)算學館數學教材中,《九章算術》占一席之地,考上進士的舉子都要像現在的中學生一樣天天學習這部書。公元1084年,北宋朝廷公開進行刊刻《九章算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學書。1213年,南宋朝廷對刊印本《九章算術》進行翻刻。這本只留前五卷孤本的珍貴典籍,現如今正悄悄地躺在上海圖書館里。清代大學者戴震受命主持編撰《四庫全書》時,責人專門從《永樂大典》中抄出《九章算術》全文。這位被梁啟超譽為“前清學者第一人”的《四庫全書》纂修官,親自帶人對《九章算術》進行???。此后所傳的《九章算術》,被稱為戴校本。1963年,為了恢復隋唐時期《九章算術》原貌,中華書局出版了天算史專家錢寶琮《九章算術》??北荆@就是著名的錢校本。錢寶琮在前人的基礎上重加校勘,使得《九章算術》文從字順,上下貫通。從這方面講,他可謂現代數學史上推廣《九章算術》的第一功臣。

隋唐時期,《九章算術》傳到朝鮮、日本,對兩國的數學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后來,此書逐漸擴散向世界各國,并被譯成日、俄、德、法等多種文字版本。

2005年,《九章算術》法文譯本出版發行,得到著名數學家吳文俊盛贊。(中國科學院網站)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九章算術》完成了中國古代數學完整體系的搭建工作。這種體系,便是以計算為中心,密切聯系實際,以解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后世的中國數學家著書立說,基本都采取兩種形式,一是為《九章算術》作注,一是仿照體例創作。從這方面講,如果說《幾何原本》是西方數學史的鼻祖,引導著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那與《幾何原本》齊名的《九章算術》,自然就是東方自然科學的原點。

注一:“算經十書”,指漢、唐一千多年間的十部著名的數學著作,基本每本都有獨特的風格,都曾被認定為隋唐時代國子監算學科的教科書。十部書的名稱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夏侯陽算經》、《五經算術》、《輯古算經》、《綴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算經十書》是中國古代數學的第一高峰,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九章算術》。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九章算術》:東方自然科學的原點

圖文簡介

公元263年,青年學者劉徽完成對一部先朝算書的注解后,松了一口氣。他少年時代就認真學習這部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