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燈,又叫白熾燈,顧名思義,就是燈絲被電流加熱到白熾狀態后發光的燈。電流通過燈絲,大部分轉化為熱能,小部分轉化為光能。

電燈是人類征服黑暗世界的最大證明。在漫長的古代社會,人們都用動物油、蜂蠟等燃料來制作光源,比如蠟燭、煤油燈、燈箱等。這些燈具不但照光量不足,還極易引發火災。歷史進入十九世紀,歐洲、美洲的科學家們便運用新興的電力學知識,開始投入到電燈的研發中。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國科學家戴維,大名人法拉第是他學生。戴維于1809年完成了一個很雷人的燈:用2000節電池連接起兩根炭棒的正負極,在寬闊的廣場亮了數分鐘。此后,科學家們靈感迸發,制造出一系列電燈。1854年,德國鐘表匠亨利·戈培爾發明了弧形燈泡;1860年,英國科學家斯旺發明了半真空碳絲電燈,但實用性不大,也沒有公諸于世。

“發明大王”愛迪生也卷入這場電燈發明之戰中。他通過不懈的努力,不但發明了具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還投身于電燈的普及和推廣。后人一致認為,愛迪生與希臘神話中給人類偷來天的火普羅米修斯一樣偉大。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十分曲折,有的還被選入中學教材之中。

“要是讓家家戶戶都點上電燈,該有多好啊!”懷著這樣的心情,“發明大王”愛迪生于1877年開始了研究電燈之路。凡事預則立,深諳此理的他沒有急著動手,而是先進行電學和光學的知識儲備。沒多久,他輯錄了二百多本資料,共四萬多頁。他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夜以繼日的研究著。有一次,一個朋友來看愛迪生,看著滿屋子書說:“怪不得你懂得那么多知識,原來是睡覺的時候也在吸收書里的營養啊!”

 

 

愛迪生投身電燈研發工作后,很快發現兩個關鍵問題:一是氧化作用會嚴重影響燈絲的壽命,二是燈絲的材料。經過實驗,他找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即解決燈泡里的真空問題。這件事對“發明大王”來說是小菜一碟。便研制成一架精密的抽氣機,可以抽出玻璃燈泡里的空氣,使燈泡達到他希望的真空狀態。

愛迪生設想,未來的電燈,就是把一小段電阻不大而有耐高溫的導體材料——細燈絲裝在漂亮的玻璃泡里,通上電流,發出光來。細燈絲顯然是電燈發明的重中之重。為了解決細燈絲問題,他反復用白金、炭、石墨、鉑銥合金,甚至土質、礦石等進行試驗。僅一年多的時間,他就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然而這些材料沒燒上兩分鐘,就熔化斷裂了。

愛迪生把實驗暫停下來,尋找失敗的原因。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后,他決心再次進行實驗。某日,坐在桌邊思考的愛迪生忽然碰到放在桌上的的一卷棉紗,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立即大叫:“來人,去買幾軸棉線。”原來,他準備用棉線做燈絲。

 

 

愛迪生把買來的棉線擺成各種圓弧形,并放在一個密閉的金屬盒內,然后放進爐內烘烤。幾小時后,棉線變成了炭絲。他想把這些炭絲取出來,但沒有成功。第四天,他才取出一段完整的炭絲,并順利裝在玻璃燈泡里。接通電源后,炭絲發出亮光;但亮光只持續了幾秒鐘。愛迪生并不因為炭絲很快被燒斷而喪失信心,而是堅信“炭比白金好”。

愛迪生改進炭化的方法,在棉紗線上撒滿炭末,并彎成馬蹄形,放在坩鍋里用高溫加熱,然后裝進玻璃泡里,用抽氣機抽掉空氣。經過無數次的試驗,1879年10月21日,世界上第一盞具有實用價值的電燈終于研制成功。這盞炭絲燈亮了45小時。

愛迪生清楚地認識到,炭絲燈雖然能持續發亮,但最明顯的問題是制作工藝復雜,費用很高,不可能走進尋常百姓家。于是,他把工作重點集中到尋找便宜而實用的燈絲材料上。愛迪生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在植物纖維領域作文章。凡是植物學上有記載,認為可用的,他都要試一試;此外,連橡皮、假象牙、釣絲、人的頭發、胡子,也曾被列入燈絲材料的試驗對象。到1880年5月初,愛迪生試驗過的植物纖維共計6000多種,新研制出來的燈泡也能連續發光300小時。不知疲倦的愛迪生屢敗屢戰,后來發明了竹子燈絲做的電燈,居然亮了1200小時。燈絲材料解決了,制作費用便降了下來。1879年,他的每只燈泡的總體費用在1.10美元,后來一直下降,到竹絲燈泡時,一只燈泡只有0.22美元。

愛迪生見燈絲的試驗已經差不多了,便著手于電燈的推廣運用。為此,他改進了發電機和輸配電系統,并在資本家資助下,在紐約創建了第一個火力發電廠。強大的電流,通過蛛網似的線路,流到紐約及附近城市的千家萬戶,人類從此走進電照明時代。“發明大王”終于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讓家家戶戶都點上了電燈。

世界永遠在進步。1909年,美國科學家柯里奇發明了鎢絲抽成細絲,并在燈泡里充進氬一類的惰性氣體。1913年,美國科學家朗繆爾發明螺旋鎢絲電燈,并在燈泡里注入抑制鎢絲揮發的氮氣。20世紀60年代,隨時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的誕生,LED燈迅速崛起。任何東西都有利有弊。正如前文所述,白熾燈只有小部分電能(約2%)轉化成有用的光能,同時壽命不超過1000小時。種種原因,導致電燈正被新型的節能燈、LED燈等綠色光源所代替,比如澳大利亞政府2010年就明文提倡使用節能熒光照明設備,禁止使用電燈。電燈“英雄”末路之快,可能是愛迪生也沒有料到的。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發明大王舉世貢獻之電燈

圖文簡介

1879年10月21日,世界上第一盞具有實用價值的電燈終于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