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的出現,起初只是被人類用于遮羞避寒,可以說是象征著原始人類步入文明的一種象征。而發展到現在,衣物已經不僅僅只是衣物了,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人類的一種文化,一種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遷的服飾文化。服飾的變遷,絲綢的出現以及發展對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而眾所周知,絲綢起源于中國。
現代絲綢(資料圖)
以中國為例,原始社會初期的時候,人類衣物大都取材于獸皮、樹皮以及一些粗糙的麻類編織物等。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新石器時代。
據考古發現,在我國多處新時期時代遺址中,諸如磁山遺址、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制、石制的紡輪和紡錘等工具。1984年,在河南滎陽縣青臺村一處距今約5000余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絲織品,除平紋織物外,還有淺絳色羅,這是迄今北方發現的最早的蠶絲。此外,1958年,在浙江吳興的錢山漾也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碳化的絹片,經測定距今約4700余年,這是目前發現的中國南方最早的絲織物成品。
由此可以得知,絲綢最早在新石器時代便被勤勞聰明的中國人發現用于日常生活,而且在當時也已擁有相對成熟的紡織技術了。而在當時,世界上同樣處于新石器時代,甚至比我國更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地區卻并未有絲織品的出現。直到絲綢出現了上千年之后,才開始通過“絲綢之路”走了出去,被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所接受和喜愛。眾所周知,絲綢之路形成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世紀~1世紀左右。而早在商周時期,我國便已出現羅、綺、錦、繡等做工已相當精良的品種了。所以,當時絲綢流傳到國外后,雖然價格十分昂貴,但卻依然備受追捧,不少王公貴族不惜為之一擲千金,無數的人以能穿上一套來自東方的絲織衣物為榮。
絲綢被熱捧顯然也是出乎當朝統治者的預料的,因為絲綢也在我國發展了長久的歷史之后,并算不得稀有的物品。于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一直嚴密監控著絲綢制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禁止其流傳到外國,以此來保證絲綢所帶來的不菲利益。與此同時,歷代統治者也開始更加重視起桑蠶絲織行業,并予以大力支持。于是,在中華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的生產方式基本上都是圍繞農桑展開的,紡絲和刺繡也成了最為普及的手工制造業。也由此,從古至今的任何一個時期,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的同時,也是一個紡織大國。也由此,“男耕女織”這句老話一直深入每個國人的內心,并神奇地變成了一種理想的婚姻狀態。
女子紡織(資料圖)
雖然我國對絲織品的監管比較嚴格,但是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和發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卻是漸漸密切了起來。這時候,我國的一些絲織品上開始出現一些頗具西方文化風格的圖案,其中最受人喜愛的便是樹葉紋織錦,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像出土于埃及安底諾遺址的絲織物,以及在伊朗的塔伊波斯坦的波斯時期的雕刻中,都有類似的服飾圖案,它們的年代均在公元五世紀前后。還有一種葡萄葉紋的毛織物,年代可推到公元三世紀前后。在吐魯番出土的一個時間大約在公元六世紀左右的墓葬中,便有文書明確記載“樹葉錦”的名稱,說的便應是這種織錦。
樹葉錦(資料圖)
然而,中國絲綢的秘密最終還是不慎流傳出去了。對此,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在公元六世紀,兩個來自拜占庭的基督教僧侶,把我國的蠶蛹裝進了空心手杖里,偷偷拿回了自己的國家。二說是因為唐朝和親頻繁,于是,想繼續穿著華服的公主便偷帶蠶蛹出嫁了。
不過不管是何種原因,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絲綢行業以后再也不是被我國所壟斷了。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這之后我國仍是世界上絲綢行業最發達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尤其是在唐中葉至明清的近千年間,我國的絲綢生產在融匯了西方紡織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技術體系。束綜提花機開始被廣泛應用,并出現了品種更為豐富的緞、絨織物,圖案風格也更有寓意和意境。而且我國的絲綢業中心也逐漸轉移到了江南地區,生產也更加專業化,海上“絲綢之路”也漸漸取代傳統的“絲綢之路”,成為我國絲綢貿易的主要通道。
數千年來,蠶絲制品一直深深影響著整個世界。一直到近現代,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才出現了價格相對低廉的錦綸、腈綸、滌綸等化學纖維,來替代絲、麻、棉、毛等天然纖維,作為服裝制作的原料。我國的絲織品也逐漸淡出了服飾的舞臺,更多的是作為工藝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服裝節上的絲綢服飾(資料圖)
不過絲綢的服飾的淡出并不代表著它消失了,說起來,這些替代品的出現并沒有減少蠶絲制品絲毫魅力。其實打開電視,也常常能看到絲綢服飾在各大時裝周上大放異彩,蘇杭地區出口的絲綢制品,在世界上也備受追捧,而且也常常被國家領導人作為禮品送給外國友人。2013年“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更是證明了它的不朽的魅力。絲綢發展到如今,對中華文明,甚至對世界文明來說,早已不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絲織物了。它所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種深厚的文化,一種連通中西方交流千年的見證。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絲綢:永遠的錦繡,不朽的紐帶
圖文簡介
衣物的出現,起初只是被人類用于遮羞避寒,可以說是象征著原始人類步入文明的一種象征。而發展到現在,衣物已經不僅僅只是衣物了,它更多的是代表了人類的一種文化,一種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遷的服飾文化。
- 來源: 科普信息化建設3
- 上傳時間: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