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15日,“東風號”下水。這艘船由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是新中國第一艘自行設計的萬噸級遠洋貨輪。
“東風號”總長161.4米,船寬20.2米,船深12.4 米,載重量達1.3488萬噸,排水量1.7182萬噸,是一艘名副其實的巨輪。它的船體使用了當時國內生產的高強度低合金鋼結構材料,主機采用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臺8820匹船專用重型低速柴油機,此外還增設了當時比較先進的發電機組、通訊導航和艙室空氣調節等設備。
雖然“東風號”的外部船殼從投料到下水,只用了88天時間,比原定計劃提前了11天。但是由于基本上內部所有的機電設備和各種配套機械都是我國自行研制的,所以這些研制拖延了船裝工程,直到1965年該船才試航成功。航行時船速為17.3km/h,續航能力達到了12000海里。
“東風號”的建造成功,開創了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萬噸級船舶的先河,它集中反映了當時我國船舶設計、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產能力,為我國大批量建造萬噸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礎。自此以后,我國的造船水平飛速提升,陸續建造了海洋運輸船舶、長江運輸船舶、海洋石油開發船舶等多種類型的巨輪。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船舶工業已經贏得世界航運造船界的信賴。2002年我國第一艘自行建造的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遠大湖號”首航,2007年我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建造的8530TEU超大型集裝箱下水等等。這一系列的成就都證明了我國的造船業已經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60年4月15日 “東風號”下水
圖文簡介
“東風號”總長161.4米,船寬20.2米,船深12.4 米,載重量達1.3488萬噸,排水量1.7182萬噸,是一艘名副其實的巨輪。它的船體使用了當時國內生產的高強度低合金鋼結構材料。
- 來源: 科普信息化建設3
- 上傳時間: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