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4日,“阿波羅6號”發射。此次發射是用來試驗整個飛行器的全部功能,為下一步載人飛行的“阿波羅7號”做充分的試驗準備。
此次發射阿波羅6號的火箭仍然是已經成功發射過“阿波羅4號、5號”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這一運載火箭被稱為“神農”五號,亦被稱為月球火箭。它是一個三級運載火箭,第一級采用液氧或煤油推進劑,第二、三級均采用液氫/液氧推進劑,火箭高達110.6米,直徑達10米,加滿燃料以后,總重量能夠達到3000噸,可以將118噸重的物體送到近地軌道。它不僅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羅計劃和天空實驗室計劃兩項太空計劃中使用的多級可拋式液體燃料火箭,更是人類歷史上個頭最大,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之一。
其實,從“阿波羅1號”到“阿波羅6號”,這些發射任務全是被限定在環繞地球近地軌道運行的太空探索,并沒有執行過一次繞月球航行的不載人太空試驗任務。
從”阿波羅7號開始,美國才真正開始了載人航天飛行,自此整個阿波羅計劃也開始逐步推進。1969年,“阿波羅11號”終于載著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了月球。截止到1972年阿波羅計劃的最后一次飛行——阿波羅17號為止,先后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這一系列“訪月活動”讓人們能夠有機會重新認識月球,并帶回了大量的月球巖石、土壤標本等,使得人們對于月球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刻。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1968年4月4日 “阿波羅6號”發射
圖文簡介
1968年4月4日,“阿波羅6號”發射。此次發射是用來試驗整個飛行器的全部功能,為下一步載人飛行的“阿波羅7號”做充分的試驗準備。
- 來源: 科普信息化建設3
- 上傳時間: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