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從1964年美國探空火箭所攜帶的探測器發現第一個黑洞——天鵝座x-1到2014年的美國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形象描繪了黑洞的模樣,黑洞,這個吞噬一切的神秘天體,魔咒一般地吸引著我們。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衛星是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可以收集來自天體的X射線光子,并記錄其到達的時間和能量,為科學家提供科學研究的數據。它將大大提升人類對天體的劇烈爆發過程、中子星強磁場和黑洞強引力場中的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知。
sp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6-15 10:15:00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6-12 14:16:00
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帶飯經歷。很多人每天會將吃剩的飯菜打包,帶著第二天去吃。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正確的帶飯方式應該是,在飯菜做好的時候就盛出一部分裝到飯盒中,這樣細菌少,產生的亞硝酸鹽也少。另外不要帶涼拌菜,因為涼拌菜沒有經過高溫,攜帶的細菌更多,也容易產生亞硝酸鹽。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6-09 10:27:00
反轉基因“斗士”崔永元開起了食品公司,又開起了有機食品網店,從一個純粹的反轉基因者,變成了一個商人,然而有機食品是否真的更健康,更有營養?研究人員發現,“土”的并不比“養殖場”里的好。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看了下面這個視頻你就知道了!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6-08 10:29:00
近日,我國古生物學家在重慶云陽縣普安鄉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群。該考古現場出現了長150米、厚2米、高8米的“恐龍化石墻”,目前已確定基干蜥腳形類、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劍龍類五大類恐龍化石。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在發掘成果發布會上說:“基于已有的信息,我們能夠肯定地說,重慶云陽普安恐龍化石群是一個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群,代表近年來世界恐龍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發現。” 那么,古生物學家們是怎么知道哪里有恐龍化石的?他們是如何通過尋找到的化石去發現恐龍的種類和恐龍的演化呢?研究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6-30 11:21:00
北京時間6月8日,中加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件琥珀中的雛鳥標本,此次發表的標本是一只較為完整的反鳥類雛鳥,記錄了其生命最初幾周的骨學和羽毛特征。 琥珀對古生物研究貢獻可謂非常巨大。就在去年12月9日,科學家發現恐龍“小鮮肉”!就是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恐龍標本。 琥珀中的標本直接來自動物本身,沒有經過石化作用,幾乎保持著和生前一模一樣的狀態,所以它能提供比化石更為豐富的細節。下面,我們再回顧一下去年發現的恐龍“小鮮肉”。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6-08 11:31:00
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咨詢委員會委員,ARJ21—700飛機原總設計師吳興世,在談到這架大飛機時,說:它對于我們整個國民經濟和科技進步,倒是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它創造了一個大時代。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5-05 10:09:00
從1956年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沖上藍天,到1970年運-10飛機立項研發,再到2017年C919大型客機即將首飛,中國人設計制造大飛機的夢想已經觸手可及。中國大飛機能否成為未來天空的主角,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2017-05-04 1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