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李力等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在20公里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并在國際上首次突破了經典通信的極限。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1 2016-08-17 10:40:48
業內人士認為,應盡早啟動國家量子科研重大專項、組建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以保持我國的量子科研優勢地位,推動量子通信加速形成產業化。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1 2016-08-17 14:37:1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李傳鋒教授研究組首次研制出非局域量子模擬器并模擬宇稱—時間(Parity-time, PT)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3 2016-08-20 09:46:4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李傳鋒教授研究組首次研制出非局域量子模擬器并模擬宇稱—時間(Parity-time, PT)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3 2016-08-20 09:46:42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在量子領域研究又獲重要進展,首次展示了非局域性在量子模擬中的重要作用,完成了經典計算機無法模擬的任務。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8-19 14:02:46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尹浩、杜江峰和房建成分別分享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精密測量,以及量子傳感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和應用進展。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10-17 14: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