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赤霉病是小麥和大麥的重要病害,遍及全國,在大流行年份,產量損失可達10%-40%。赤霉病不僅造成麥類產量的減少,而且由于病菌的代謝產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還會引起中毒。
赤霉病 小麥 小麥赤霉...
來源: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2018-11-08 10:27:00
小麥“一噴三防”技術指的是將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微肥、抗旱劑等)混配,一次施藥可以達到防病蟲害、防干熱風、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主要用于防治蚜蟲、赤霉病、白粉病,兼治吸漿蟲、銹病、葉枯病、干熱風。主要用于防治蚜蟲、赤霉病,兼治吸漿蟲、銹病、白粉病、葉枯病、干熱風。主要用于防治蚜蟲、白粉病,兼治吸漿蟲、赤霉病、銹病、葉枯病、干熱風。以上藥劑配方可根據各地小麥病蟲發生特點合理搭配,每畝兌水50公斤噴霧。對于小麥白粉病、銹病發生嚴重的稻茬麥區及高肥水地塊,可添加多抗霉素或醚菌酯。小麥的“一噴三防”工作視具體情況進行1~2次,噴藥時盡量噴勻噴細,作業時間最好在下午,避開上午小麥授粉期。
赤霉病 三防 吸漿蟲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25 17:25:00
穗期是小麥病蟲盛發期,也是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日前,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根據蟲情、天氣等分析,預計今年我省小麥穗期病蟲總體中等,局部偏重發生。小麥紋枯病、赤霉病、條銹病偏輕發生。省植保站建議,各地要結合小麥“一噴三防”項目,做好對麥穗蚜、條銹病、白粉病、吸漿蟲、赤霉病等的防治工作。小麥條銹病防治要落實“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控制發病中心,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到0.5%~1%時,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治,并且做到同類區域防治全覆蓋。此外需注意的是在麥蚜、吸漿蟲、白粉病、銹病等病蟲混發區,要大面積整體推進“一噴三防”技術,組織專業化防治組織,按常規藥量,采取殺菌劑、殺蟲劑與磷酸二氫鉀混配噴霧防治,達到防病、治蟲、抗干熱風和節本增效的目的。
赤霉病 三防 偏重發生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7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