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在16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通過添加有機鹵化銨,制造出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性能更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管(LED)。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也被很多科學家視為氮化鎵等LED制備材料的替代品,但成膜效率低、穩定性不高這兩個缺點制約了其在LED領域的應用。他們在論文中稱,在制造鈣鈦礦薄膜時,在鈣鈦礦溶液中添加有機鹵化銨,尤其是長鏈有機鹵化銨,會使鈣鈦礦晶體顆粒小很多,制成的鈣鈦礦薄膜更薄、更光滑。相比于硅和其他LED制備材料,鈣鈦礦更廉價,制備工藝也更簡單。研究人員稱,新技術將加速鈣鈦礦在照明、顯示、激光領域的商業應用,使未來的LED產品更高效且廉價。
制造成本 LED制... 光子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7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