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出具有105個量子比特的“祖沖之三號”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并通過隨機線路采樣(RCS)實驗再次刷新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這次進展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們離用上量子計算機還有多遠?
科普中國
2025-03-07
科學家們為什么要選擇囚禁離子呢?離子阱量子計算系統又擁有哪些獨特的優勢,使其能夠與超導量子計算系統并列,成為實現量子計算的兩大主流技術之一呢?
中國科普博覽
2025-01-09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和朋友聊天的內容、家里的智能機器人幫你點的奶茶,還有你寫的電子作業,都需要用最安全的方式傳來傳去?這可不是科幻電影,是量子通信要做的事!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5-07-30
2024年12月9日,谷歌發布了他們在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新的里程碑—Willow。芯片包含105個物理量子比特。利用這款芯片,他們實現了長壽命的邏輯量子比特。(出品: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5-01-08
當我們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個看似調侃的流行語背后,是一場持續百年的物理學革命。量子(Quantum)并非某種粒子,而是物質與能量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如同臺階只能整階踩踏,無法站上半個臺階。
張藝暢
2025-06-02
我國的超導量子計算團隊在奮力追趕的同時,也應沉得住氣,今年不行待明年。不必半年一小發布,一年一大發布,沒東西硬發布。畢竟谷歌此次發布距離上一次已過去五年。
返樸
2024-12-12
中國科技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任希鋒教授等人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仇成偉教授、郭強兵博士等合作,在二維材料非線性量子光源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科普安徽
2023-01-11
2025年6月23日,量子計算領域迎來了一個關鍵節點——微軟宣布其“四維拓撲量子糾錯碼”技術將量子比特錯誤率降低千倍,中國首臺千比特規模超導量子測控系統正式交付,全球量子計算正從實驗室“科學奇跡”加速
四川廣播電視報
2025-06-24
谷歌 Willow 芯片的誕生,無疑是量子計算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為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實用化和廣泛應用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
桂林科普小達人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