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地進入汛期,洪水和積水增多,一種名為鉤端螺旋體病(俗稱“鼠尿病”)的傳染病風險顯著上升。這種疾病如未及時治療,后果可能非常嚴重。
鉤端螺旋體病是什么?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專家介紹,鉤端螺旋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細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這種病原體主要寄生在老鼠、豬、狗等動物體內,隨著動物尿液排出體外,污染水源、土壤和周邊環境。
傳播途徑:
1、皮膚/黏膜接觸:人類主要通過皮膚傷口(哪怕是小劃痕或未愈合的傷口)或黏膜(如眼睛、鼻子、嘴巴)接觸被污染的水或泥土而感染。病菌能穿透微小傷口。
2、誤食/誤飲:飲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觸被污染水源的容器(如飲料瓶口)也可能傳播。
感染癥狀
鉤體病的癥狀多變,常被誤認為是感冒或普通胃腸炎,但其嚴重程度不可小覷。潛伏期一般為2~26天,多數在7~14天左右發病。
常見癥狀:
1、發熱、寒戰、頭痛、肌肉酸痛(尤其是小腿和背部)。
2、結膜充血(雙眼發紅)。
3、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4、尿少或無尿、黃疸、出血點等嚴重癥狀提示可能發展為重型鉤體病,可引發腎衰竭、肺出血、腦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
1、避免接觸污染水源
盡量避免蹚過洪水、積水或接觸不明來源的野外水體(溪流、池塘等)。
特別注意:皮膚有任何傷口(包括微小劃痕、擦傷、未愈合傷口),絕對避免接觸。
2、做好個人防護
如必須接觸(如救災、勞作),務必穿戴長筒橡膠靴、防水手套等,盡量減少皮膚暴露。接觸后,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洗可能接觸到的皮膚部位。
3、注意飲食衛生
**只飲用安全水源:**喝開水、瓶裝水或經可靠消毒的水。絕不飲用生水或來源不明的水。
**丟棄污染食品:**被洪水或積水浸泡過的食品和飲料,即使包裝看起來完好,也應丟棄不吃。病菌可能附著在瓶口、包裝表面。
4、管理環境衛生
**滅鼠防鼠:**減少老鼠等動物滋生,堵塞鼠洞,妥善存放食物和垃圾。
**管理家畜:**妥善處理豬、狗等家畜的排泄物,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早識別,早治療
1、提高警惕
在洪水過后或接觸過可能污染的環境后1-2周內,如果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類似感冒癥狀,務必高度懷疑。
2、主動告知醫生
就醫時,必須清晰告知醫生近期有接觸洪水、積水或野外水體的暴露史。這對醫生快速準確診斷至關重要。
3、及時就醫
不要拖延。早期(發病初期)使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效果好,能有效阻止病情惡化。
4、特殊人群預防
對于高風險人群(如抗洪救災人員、農民、下水道/環衛工人),醫生可能建議在暴露前或暴露后短期內預防性服用抗生素。
來源: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宣傳法制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宣傳法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