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患糖尿病多年,平日血糖控制時好時壞。近期天氣炎熱,因貪食冰鎮西瓜,連續一周血糖飆升至15mmol/L以上。某日清晨,突然發現眼前有黑影飄動,視力模糊到無法看清手機屏幕。就醫后,醫生診斷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伴玻璃體積血——這場因“甜蜜誘惑”引發的病癥,正是許多糖友忽視眼底健康的縮影。

夏日炎炎,冰鎮西瓜清甜、荔枝甘潤,蜜瓜爽口......是許多人解暑心頭好。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這些藏在暑氣里的“甜蜜”,卻可能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的發生埋下伏筆。這一常見的糖尿病眼部并發癥,正悄悄潛伏在血糖波動背后,若忽視防護,可能逐漸侵蝕清晰視野。

走出認知誤區: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高”

許多人對糖尿病存在認知誤區,認為“血糖高而已,控制飲食就行”。事實上,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謝疾病,其并發癥可累及多器官,而眼睛是“重災區”之一。糖網作為糖尿病最常見的眼部并發癥,早期幾乎無癥狀,卻可能逐步發展為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糖網的“隱匿性”與“漸進性”:早發現是關鍵

糖網早期幾乎“悄無聲息”——患者通常無明顯癥狀,視力也看似正常,很難察覺異常。但隨著病情進展,當出現視力下降、看東西變形、眼前有黑影遮擋等癥狀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

此時,糖尿病對視網膜的損傷已較為明顯:眼底血管可能出現滲漏、出血,甚至出現新生血管增生、視網膜脫離,若不及時干預,視力會持續下降,嚴重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需要注意的是,糖網對視網膜的損傷大多難以完全逆轉。臨床中,醫生的干預更多是控制病變進展,延緩視力下降,而非讓受損的視功能回到患病前的狀態。因此,“早預防、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保護視力的核心原則。

哪些人需重點關注糖網?

1.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可能發生糖網,患病時間越長(尤其≥5年),發病率越高;

.2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佳者,病變進展更快;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網風險顯著升高,需加強監測。

糖網如何干預?科學措施助力視力保護

糖網的干預需根據病變程度“睛”準施策,常見方式包括:

1.藥物治療:通過規范用藥延緩病變發生與進展,為眼底血管提供基礎保護;

2.激光治療:針對滲漏的異常血管進行封閉,減少出血和滲漏風險,防止病變進一步擴散;

3.眼內注藥:精準作用于眼底黃斑區,減輕水腫,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中心視力;

4.手術治療:當出現嚴重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離等情況時,通過手術清除病變組織,盡可能保留剩余視力。

糖網的管理是一個長期過程,需結合全面的眼底檢查進行綜合評估。因此,糖尿病患者若出現眼部不適,建議前往專業的糖尿病眼病門診接受規范診療。

預防糖網:從日常管理到定期監測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預防糖網的核心在于“源頭控制”:

1.嚴格遵醫囑通過飲食、運動、藥物等方式穩定血糖,同時控制好血壓、血脂,減少血管損傷;

2.定期做眼底檢查:無眼底病變的患者建議每半年至1年檢查一次;已出現病變的患者需根據醫生建議縮短檢查間隔,做到“病變早發現、干預不拖延”。

夏日的“甜蜜”值得享受,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守住血糖穩定、關注眼底健康,才能讓每一份愜意都不留隱患。重視糖網的“隱匿性”,主動做好預防與監測,才能為清晰視力筑起堅固防線。

(科普來源:愛爾眼科醫院集團)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株洲三三一愛爾眼科醫院 周淑娟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株洲三三一愛爾眼科醫院 周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