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秒殺!”“明星同款,白菜價帶回家!”……直播間里,合金首飾以"高顏值、低價格"成為消費新寵。然而,武漢的胡女士卻因佩戴網購合金項鏈,脖子上反復出現紅斑、水皰,被診斷為“首飾性皮炎”。這一案例揭示了合金首飾潛藏的健康風險。
這些看似美麗的飾品,為何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專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科副主任李厚敏主任醫師,為您揭開真相。
首飾性皮炎:重金屬引發的“皮膚災難”
胡女士在網上花199元買了一條合金項鏈,覺得好看又實惠,便天天戴著,洗澡、睡覺都不摘。沒想到,沒過多久,她的脖子就開始發紅、瘙癢,還冒出了小水皰,又疼又難受。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首飾性皮炎”在作怪,而“罪魁禍首”就是她天天戴的項鏈。
合金首飾是由兩種或以上金屬熔合制成的飾品,常見成分包括銅、錫、鋅、鎳、鉛、鎘、鉻等。
**什么是首飾性皮炎?**首飾性皮炎是接觸性皮炎的一種,由佩戴含鎳、鈷、鉻等重金屬的首飾引發。癥狀包括紅斑、丘疹、水皰,嚴重時可導致潰瘍、瘢痕甚至全身性過敏反應(如哮喘)。
合金首飾的健康隱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l 過敏反應:鎳是首飾致敏的“頭號元兇”。就像有些人對花粉過敏一
樣,有些人的皮膚對鎳特別敏感,一旦接觸含鎳的首飾,皮膚就可能出現紅斑、水皰、瘙癢等接觸性皮炎、濕疹的癥狀。有些過敏體質的人,還會引發哮喘、蕁麻疹等嚴重反應。
l 重金屬蓄積:研究證實,鎘是致癌物,長期接觸會損害腎臟、骨骼,
并可能引發癌癥;鉛的累積毒性極強,可破壞神經系統發育,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鈷可以誘導T細胞活化,導致慢性濕疹。
l 交叉感染風險:二手首飾就像一個“細菌倉庫”,可能攜帶前任佩戴
者的皮屑、病菌,尤其是項鏈紋理、耳飾內側等復雜結構處,普通清洗難以徹底去除。若新佩戴者皮膚有破損(如耳洞未愈合、濕疹)或免疫力低下,這些病原體易通過破損處侵入,引發接觸性皮炎、感染甚至系統性過敏反應,讓人又疼又癢。
佩戴首飾避免皮炎,最重要的是做好這三點:
l 選對材質:優先選純銀(925銀)、純金(24K)或醫用級不銹鋼、鈦
合金,避開含鎳、鉻的合金。敏感肌可嘗試“低敏鍍層”飾品。
l 日常護理:首飾要用清水沖洗干凈,避免和化妝品、香水直接接觸,
因為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和首飾中的金屬發生反應,刺激皮膚。夏天出汗多,皮膚更敏感,佩戴時間最好不超過4小時。
l 皮膚觀察:新首飾先戴在手腕內側24小時測試,若有紅腫立即停用;
破損皮膚(如新打的耳洞)暫不佩戴。記住,不借戴他人首飾,防止交叉感染。
首飾性皮炎****如何早發現?怎么治療?
佩戴首飾后,接觸部位(如耳垂、手腕、頸部)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皮膚發紅、瘙癢,可能伴灼熱感;密集小丘疹或水皰,抓撓后可能滲液、結痂;癥狀反復,取下首飾后緩解,再次佩戴復發。
治療:立即停戴首飾,冷敷緩解癥狀;口服抗組胺藥止癢(如氯雷他定),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緩解炎癥;嚴重病例需遵醫囑治療。
過敏“突襲”:可能是這三大因素在作怪
“我以前戴銀不過敏,怎么現在突然過敏了?”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李厚敏解釋說,過敏反應“突然出現”,和三大因素有關:
l 體質變化:人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長期熬夜、壓力大或者生病,免
疫系統引發“罷工”,變得不平衡。這時候,原本“安全”的金屬,也可能變成過敏原,讓皮膚“鬧脾氣”。
l 環境暴露:我們每天可以接觸到多種化學物質,比如香水、驅蚊液、
消毒劑等。這些就像“皮膚殺手”削弱皮膚的屏障功能,讓皮膚更容易受到傷害。夏季汗液增多,金屬與汗液反應生成鹽類(如鎳硫酸鹽),加劇刺激。
l 飾品質量:長期佩戴,首飾外面的鍍層磨損后,暴露出內部的鎳、鉻
等過敏金屬;或更換了含過敏原的新首飾。
重金屬添加: 利益驅動下的成本與風險的博弈
在門診接診的一位28歲女性,就是因為戴了一對“925銀針”耳環,耳垂又紅又腫,并出現潰爛。后經檢測發現,耳針的基材是鐵,表面鍍層含鎳,且含量超標數十倍。
這些重金屬在合金中主要用于調整硬度、顏色或降低成本,就可能出現部分廉價產品超標使用,而帶來健康風險。商家為什么要往首飾里添加鎘、鉛等有害金屬呢?分析起來原因有三:
l 降低成本:鎘可以提升耐腐蝕性,延緩首飾變色,看起來更亮,鉛能
讓首飾更容易塑形,鎳能增加首飾的硬度。這些相對廉價的金屬還可以大幅度減少貴金屬用量,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l 掩蓋瑕疵:部分廉價首飾來自無資質小作坊,有些飾品是用回收塑料
或者工業廢料做的,里面有很多雜質,外觀不好看。商家就會添加重金屬來染色,掩蓋這些瑕疵,讓飾品看起來更漂亮。
l 制造賣點:比如市面上暢銷的“能量石吊墜”,商家宣稱這些吊墜有
保健功效,能讓人身體健康、運氣變好。其實,有些“能量石”里添加了放射性物質,就是為了制造“能量”的效果,卻忽略了對人體的危害。
佩戴技巧:4招教您安心過夏天
夏季高溫導致汗液分泌增加,合金首飾中的鉻、鎳等金屬離子易隨汗液脫落并滲透皮膚,引發接觸性皮炎。掌握以下四項科學防護策略,可兼顧美觀與健康。
l 材質優先:
首選:醫用鈦合金、純金(24K)、鉑金。
慎選:鍍鎳/鉻合金、廉價“925銀”。
l 佩戴習慣:
運動、洗澡時取下首飾,避免汗液/化學品加速金屬析出。
夏季是“首飾病”高發季節,不建議長時間佩戴合金的首飾,每日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
l 皮膚護理:
汗液浸漬后及時用清水沖洗接觸部位,并涂抹保濕霜、無刺激性的凡士林,形成保護層,強化皮膚屏障功能。
若已出現輕微紅斑、瘙癢,立即停用首飾。
l 兒童防護:
避免購買鮮艷好看、帶有彩色涂層的兒童首飾(可能含鉛顏料)。
結語
李厚敏強調:首飾性皮炎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關鍵在于科學選擇與規范使用。建議選擇正規品牌及純度高的材質(如純銀、純金),避免佩戴劣質合金首飾,遠離“美麗陷阱”。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李厚敏
來源: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