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涼風習習,一桌海鮮,幾瓶啤酒,數位好朋友相聚談天說地。在吃得酣暢淋漓、飲得盡興之時,殊不知危險已悄然臨近。
啤酒配海鮮,為何成健康 “雷區”?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泌尿外科蔡恩承副主任醫師介紹,海鮮富含嘌呤,而啤酒則富含維生素,其中維生素B1是嘌呤分解代謝的催化劑。
邊吃海鮮邊喝啤酒,維生素B1與嘌呤混合在一起,加快了嘌呤代謝成尿酸的過程,會導致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急劇增加,形成了高尿酸血癥,導致痛風,同時尿液中的尿酸也急劇升高,大大增加了患尿酸結石的風險。
此外,喝啤酒時,過量酒精也能引起高尿酸血癥,這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得到證實。有人提出了兩種可能機制:
1、酒精促進尿酸合成增加;
2、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酸會引發乳酸血癥,抑制尿酸排泄。
最終,大量尿酸堆積,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以鈉鹽的形式沉淀下來,沉積在腎形成結石,沉積在關節引發痛風。嚴重時,滿身紅疙瘩,關節疼痛,甚至無法行走的癥狀,可謂“貪得一時口福,吞下難忍苦果”。
關于 “啤酒” 的誤區澄清
互聯網上也有文章為啤酒喊冤,認為啤酒中的維生素B1含量不高,甚至有觀點認為適量飲用啤酒可以降低患腎結石的風險。這些說法的出處不大明確。反之,高尿酸血癥與啤酒、海鮮、肉等攝入有關,血清中尿酸含量與啤酒飲用量呈正相關。
飲食禁忌:這些搭配必須避開
謹記:啤酒和海鮮不能同吃!海中的海魚、扇貝嘌呤含量最高,動物內臟、肉湯含量也很高,所以啤酒最好不要與這些食物一起享用。
愛吃海鮮?這樣預防結石
1、保證充足飲水
最重要的是大量飲用白開水,保證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除去人體新陳代謝需要的1000ml水分,要保證每天尿量2000ml,就需要飲水3000ml左右。
2、減少飲料攝入
盡量少飲用飲料,因為甜飲料會增加尿酸結石的風險。
3、調整海鮮吃法
吃海鮮的時候,最好將海鮮水煮一下,嘌呤容易溶解在湯里,海鮮湯最好是少喝。
專家提醒
泌尿外科楊健主任提醒:親朋好友相聚,享用海鮮的美味,配上白開水,在飽口福的同時,也避免了痛風和結石的發生,更是一番對健康負責任的態度。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泌尿外科 蔡恩承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