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5日),由國家認監委制定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試行)》正式施行,強化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
新規涵蓋了認證模式、生產企業分類原則、獲證后監督等13條具體內容,重點提到了以下三個方面:
1、強制性產品認證,即“3C認證”
3C認證是我國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國家安全及環境,依法實施的強制性市場準入制度。根據國家規定,正規上市的充電寶必須取得3C強制認證。
新規指出,認證委托人應當在產品本體的適當位置或產品標牌上加施標準規格認證標志或自行印刷/模壓認證標志,并確保認證標志的管理、使用符合《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及國家認監委有關文件的要求。
認證標志式樣如下: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企業需備案、認證
新版規則指出:
相關指定認證機構應當依據新版規則和強制性產品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要求,制定對應的認證實施細則,向國家認監委備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規則實施認證并頒發認證證書。
此前已經頒發的有效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可繼續使用,認證證書轉換工作采取到期換證、產品變更、標準換版等自然過渡的方式完成。
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3、重抽查、留樣品、可追溯
新規增加了對生產企業關鍵工序的明確要求,提高了飛行檢查(一般指事先不通知被檢查部門實施的現場檢查)比例,同時要求企業及相關機構在抽樣與測試環節必須同步進行視頻記錄,留存樣品,為質量追溯提供依據。
有了這些新規加持,關于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的生產、檢驗要求更趨完善。
不僅有新規,針對移動電源的安全技術規范也在制定中!7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開征集對《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等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制定后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設置更嚴格的技術標準。
3C真偽這樣辨!
有網友發現,在一些購物平臺上,部分商家違規低價售賣3C認證標簽貼紙。
購物平臺截圖
那么如何辨認3C標識的真偽呢?
從3C認證標識的正面對光觀察它,標識為白色底板、黑色圖案。用目光對準標識畫面觀察,應有深遠的立體感覺,有真實感。如果沒有立體效果,那么可以判斷是仿冒的標識。
也可以登錄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官方網站查詢。
點擊“證書查詢”,選擇制造商,能查詢到結果的表示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如果顯示“沒有找到該證書”,就是不合格的,也可將防偽碼輸入到“證書編號”中查詢。
如果說普通充電寶因充電過程中存在過充發熱等安全隱患,那么磁吸充電寶是否就一定安全呢?
磁吸充電寶更安全嗎?
磁吸充電寶因其小巧、便捷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但不用線充電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前不久就發生了一起磁吸充電寶故障起火事件。
磁吸充電寶故障致車輛起火
近日,浙江臺州王女士剛買兩年的私家車駕駛艙突然起火冒煙,消防員及時趕到將火撲滅。經調查,起火原因是放置在車內的磁吸無線充電寶發生故障,導致車輛起火。
車子駕駛艙內有明顯煙熏痕跡。圖源:浙江電視臺
燒毀的充電寶。圖源:浙江電視臺
一個小小的充電寶竟燒壞了一輛車,讓人惋惜之余也提醒人們注意充電寶潛藏的危險隱患!
消防人員提示,磁吸無線充電寶雖便捷,但對電路穩定性要求更高。購買時也需要確認是否通過3C認證,同時,也要避免將其長時間置于高溫環境(如暴曬的車內),減少自燃風險。
充電寶什么情況下易自燃?
受外力沖擊
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在乘坐飛機時不能放入托運行李中,因為在重物擠壓的情況下,充電寶很容易起火。
如果充電寶的外殼質量不過關,一旦發生擠壓、沖擊、針刺或磕碰、跌落,充電寶內部電路和電芯極易出現短路、電芯漏液等問題,可能造成冒煙、起火、爆炸。
圖源:中國消防過充
給充電寶充電時若長時間不關電源,充電寶電池將處于過度充電的狀態,易發生電路故障,進而爆炸。
圖源:中國消防
過熱
充電時,如果將充電寶放在不利于散熱的環境,或置于太陽下等高溫區域,都可能引發自燃甚至爆炸。防自燃這幾點要注意
日常使用充電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重壓或強烈震動,以防出現短路或爆炸等情況。
不使用時,應把充電寶放在通風處,避免在暴曬或潮濕的環境存放。
給充電寶充電時,盡量使用原裝插頭,或購買與充電寶參數一致的充電插頭。
控制好充電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充電寶充電。
一旦充電寶起火,常見的泡沫、干粉等滅火器沒有太大效果,容易造成復燃,最佳滅火方式還是用水。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安全無小事
充電寶新規的實施
為行業規范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消費者
不論選購哪種類型的充電寶
均應認準“3C”標識
避免重擊、暴曬、過度充電
如發現充電寶過熱、變形等異常
應立即停止使用
必要時撥打119報警求助
來源: 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消防、珠海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