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潛藏在胃內的細菌,長期肆虐胃黏膜,可能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患者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嚴重誤區——有人過度恐慌,有人卻不自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的真面目,掌握科學防治方法,為您的胃部健康保駕護航!
一、幽門螺桿菌:胃里的“隱形威脅”
1.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通常說的Hp)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細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即可引起炎癥,能在強酸胃液中存活。全球約50%人口感染,中國感染率更高達60%以上。它通過破壞胃黏膜屏障,引發慢性炎癥,長期不治療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2.感染后有哪些癥狀?
口臭、惡心反酸、噯氣;
食欲減退,餐后飽脹;
上腹不適或疼痛,反復發作性劇烈腹痛;
菌群失調;
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部分人無癥狀(但仍在悄悄損傷胃黏膜!)
二、幽門螺桿菌的“傳播路徑”
Hp的傳播方式隱蔽,主要包括:
1.口-口傳播:共用餐具、接吻;
2.糞-口傳播:不潔飲食、污染水源;
3.醫源性傳播:未消毒的胃鏡檢查。
重點提醒:家庭聚集性感染常見!一人中招,建議全家篩查。
三、如何檢測幽門螺桿菌?
1.呼氣試驗(C13/C14):無創、準確,像“氣象雷達”一樣快速捕捉Hp。
2.胃鏡+活檢:直接觀察胃黏膜損傷程度,適合有胃癌家族史者。
3.糞便抗原檢測:方便兒童、老人。
特別提示:肝病患者若合并Hp感染,可能加重病情,需盡早篩查!
四、科學治療幽門螺桿菌
1.經典四聯療法(仍是一線選擇)
1種抑酸藥+2種抗生素+1種鉍劑,療程14天。
關鍵點:必須遵醫囑足療程用藥,不可自行停藥!
2.個體化治療新趨勢
耐藥基因檢測:針對抗生素耐藥人群精準選藥。
微生態調節劑:減少治療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
3.治療失敗怎么辦?
調整抗生素組合
必要時行藥敏試驗
五、預防:讓Hp無縫可鉆!
1.分餐制:尤其家庭內有感染者時。
2.避免生食:少吃生魚片、未煮透的肉類。
3.口腔衛生:定期洗牙,減少Hp在口腔定植。
4.增強免疫力:均衡飲食,規律作息。
趣味科普:你知道嗎?適量飲用綠茶、吃西蘭花(含蘿卜硫素)可能抑制Hp活性!
六、常見誤區答疑
誤區1:沒有癥狀就不用治?
錯!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發生胃黏膜病變。
誤區2:吃藥后復查陰性就萬事大吉?
需警惕復燃,治療后1個月應復查。
誤區3:大蒜、白酒能殺菌?
沒有科學依據,過度刺激反而傷胃!
結語:健康生活,從“胃”開始
幽門螺桿菌的危害不容忽視。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病科團隊提醒您:早篩查、規范治療、科學預防,才能讓胃部遠離疾病威脅。
參考文獻:
[1] 郭邦勝,李靜,楊樂,(健康人群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分析)《智慧健康》-2025年1期
[2] 賴永康,周顯祝,杜奕奇,李兆申,(中國家庭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治策略)《海軍軍醫大學學報》2025年1月第46卷第1期
[3] 唐志鋒,高國明,李碩權,屈阿剛,緱麗霞,(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失敗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中國藥房》-2025年12期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艾翠萍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艾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