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立麗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

張開慧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

審核:董琳琳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 副主任醫師

秦曉松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主任醫師

你測過血壓、查過血糖,但多久沒關注過腎臟健康了?然而,慢性腎臟病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容易被忽視。當出現夜尿增多、晨起眼瞼浮腫等表現,或體檢發現“肌酐升高”“蛋白尿”等異常時,可能提示腎臟已經受損,需要及時就醫評估。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具有清除體內廢物、維持水和酸堿平衡、維持骨骼強壯、調節血壓、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多種功能。然而,腎臟也十分脆弱,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疾病影響、暴露于環境危險因素等都可能導致腎臟損傷。

慢性腎臟病是指任何原因所致腎臟損傷(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在3個月以上,可有或無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或腎小球濾過率<60ml/ (min·1.73m2)在3個月以上,有或無腎臟損傷證據的一組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感染和慢性炎癥、惡性腫瘤、急性腎損傷、蛋白尿、血脂異常、老年人群、肥胖、吸煙、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環境暴露(大氣顆粒物及氣態污染物暴露)、遺傳、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長期服用腎毒性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鋰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新型靶向抗腫瘤藥物)、高尿酸血癥等。長期暴露于這些危險因素會使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傷,導致腎臟逐漸失去其正常的濾過和排泄功能,進而引起慢性腎臟病。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慢性腎臟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常見的有蛋白尿、血尿、浮腫、營養不良、貧血、高血壓、夜尿增多等。這些癥狀的出現提示腎臟功能已經受損,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診斷和治療。慢性腎臟病病情的具體分期需要借助患者尿檢改變、腎功能的檢測以及腎臟影像學的相應檢查結果來進行判定。慢性腎臟病是可怕的,但也是可以有效進行防治的。

常見的預防措施及治療方式:

1. 飲食管理:飲食在慢性腎臟病的管理中占據重要地位。慢性腎臟病患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優先給予優質蛋白(瘦肉、雞蛋、魚肉等)。同時,患者應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正常功能并預防并發癥。低鹽飲食也是關鍵,應避免進食腌制食品,這有助于控制血壓并減輕水腫。

2. 戒煙:吸煙可能加劇高血壓、引起組織缺氧、使腎臟小血管壁增厚,加速慢性腎臟病病情進展。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戒煙,健康大眾應盡量做到少吸煙,甚至是不吸煙。

3. 不使用“傷腎藥”: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要使用具有腎損害作用的藥物,例如長期口服非甾體抗炎藥。

4. 運動管理:適當的運動對慢性腎臟病患者有益。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強度應以不感到疲勞為宜,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力及時進行調整。健康群體也可每周進行2~3次運動,這些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預防慢性腎臟病的發生。

5. 定期體檢:存在相關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腎臟病相關檢查(尿液檢查、血肌酐檢查、腎臟超聲等)。沒有慢性腎臟病高危因素的成年人也應定期參加體檢。如若發現相關病情,需要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6. 定期隨訪與復查: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定期到醫院接受隨訪和復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腎臟病并不可怕,健康人群可通過改善生活習慣來進行預防。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治療,控制疾病的發展。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綜上所述,慢性腎臟病是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慢性腎臟病雖可怕、發病率雖高,但它是可以通過合理的措施進行預防或者治療的。健康人群可以通過合理的預防措施,降低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患者可以通過有效的治療手段,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和宣傳,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讓生命之花更加璀璨地綻放。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