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逐步深入研究茶多酚的保健功能。通過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證實了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和調節代謝性疾病等多種生理活性。在現代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中,加上各種病原體不斷出現和變異,人體的免疫系統和應對氧化壓力的能力容易受到挑戰。特別是2019年爆發的新冠疫情,更讓科學家們高度關注人體健康,尤其是免疫與氧化應激等方面。而茶多酚作為天然的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質,在免疫調節、抗氧化應激、抗炎、調節腸道菌群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免疫調節

茶多酚具有調節先天免疫系統、適應性免疫系統和腸道免疫系統的作用。

其中,先天免疫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在對先天免疫系統的調節中,茶多酚通過調控免疫相關細胞的活性,發揮抗炎、抗菌、抗腫瘤、抗動脈粥樣硬化、緩解白血病和腎損傷、維持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對一些過敏性和炎癥性疾病展現出治療潛力。

適應性免疫又叫特異性免疫,對適應性免疫系統的調節,茶多酚主要是基于對免疫球蛋白家族、B細胞、T細胞等發揮作用,從而實現治療過敏性、自身免疫性以及炎癥性疾病等。

腸道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腸道免疫與一些疾病的發生有關,茶多酚可以與腸道菌群作用影響腸道免疫系統,從而增強免疫力或具有抗炎作用。茶多酚對腸道免疫的調節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方面,茶多酚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增加有益菌的數量而減少有害菌的數目;另一方面,腸道中的微生物也會促使茶多酚結構轉化

2抗氧化應激

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已經在一些醫學和科學實踐中得到證實,其抗氧化機制主要體現在對自由基的作用上,包括:

(1)通過抑制氧化酶系以及與誘導氧化的過渡金屬離子絡合來抑制自由基的產生;

(2)直接清除無機自由基與脂自由基;

(3)激活清除自由基的酶體系與非酶體系。

在細胞中,通常保持著促氧化和抗氧化之間的平衡,當這種平衡被打破,促氧化作用占優勢,被稱為氧化應激。茶多酚已被證明可作用于由氧化應激引起的衰老以及多種人類慢性疾病。癌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與過度氧化應激高度相關,大量研究證明茶多酚具有抗癌功效。Trisha等綜述了茶多酚在預防癌癥方面的作用,發現綠茶可以有效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肝癌、結直腸癌、皮膚癌、前列腺癌、口腔癌等癌癥的風險。

3健康抗炎

茶多酚可以通過調節炎癥信號通路、調節免疫細胞功能、清除NO以及抑制與炎癥相關的酶活性,有效減少炎癥反應。炎癥性腸炎的發生與炎癥反應、氧化應激、腸道菌群失調以及相關的腸上皮損傷有關。茶多酚可以通過限制免疫細胞浸潤和增殖、下調炎性細胞因子和酶的活性、增強抗氧化防御、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恢復上皮屏障和調節細胞信號通路等途徑對炎癥性腸病起到保護和緩解作用。此外,茶多酚還可以增強上皮屏障功能,改善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調,從而有助于炎癥性腸炎的緩解。

4調節腸道菌群

腸道微生物的組成與生物體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茶多酚通過調控腸道菌群的代謝活動,改變其代謝產物譜,從而影響宿主健康。研究表明,烏龍茶多酚可以通過抑制神經炎癥、神經元損傷和神經毒性代謝物谷氨酸升高來緩解認知障礙(圖2A)。茶多酚通過豐富有益菌屬,可逆轉高脂血癥中表現出的腸道疾病。此外,茶多酚與腸道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還可以通過腸-腦軸調節晝夜節律(圖2B)。晝夜節律與多種代謝性疾病有關(圖2C)。生物體內存在從腸道菌群到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通訊途徑,包括迷走神經的傳入免疫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調節以及活性代謝物的產生(圖2D)。腸道菌群可以在胃腸道和神經中樞系統之間的雙向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對預防和緩解精神疾病有潛在的作用。

5其他功效

除上述生理活性以外,茶多酚還具有預防代謝性疾病的功效。它可以通過抗高血壓、降脂、抗氧化、抗炎、抗血管生成、抗動脈粥樣硬化、恢復內皮功能、抗血栓形成和心肌保護等作用,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茶多酚還具有保護神經、預防神經系統疾病以及緩解由衰老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的作用。

此外,茶多酚的抗菌與抗病毒功效也一直備受關注。2000年,Yee等報道了綠茶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活性的能力,其中EGCG和EC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EGCG可能是對抗幽門螺桿菌活性最有效的成分。茶多酚具有天然的抗病毒效果。有報道提出EGCG可作為膳食補充劑或功能性食品用于預防和緩解COVID-19。

供稿: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 陳丹審稿:中國茶葉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 王岳飛教授

來源: 中國茶葉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