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 陽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審核:郭占林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科主任
食管癌常令人聞之色變,其危險因素可能潛藏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新增食管癌病例約60萬例,死亡病例約54萬例。在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樣居高不下,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然而,許多人對食管癌的了解甚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接觸到其危險因素。今天,我們將一同了解食管癌,認識其危險因素,掌握預防方法,降低患癌風險,共同守護食管健康!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誘發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1. 不良飲食習慣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食管癌的重要誘因之一。長期食用過燙的食物和飲料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研究表明,經常飲用溫度超過65°C的熱飲(如熱茶、熱咖啡等),會使食管癌的發病風險顯著增加。這是因為過燙的食物和飲料會損傷食管黏膜,長期的損傷與修復過程可能增加細胞癌變的風險。此外,長期食用腌制食品(如腌菜、腌肉等),也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腌制食品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其在體內可轉化為亞硝胺類化合物(強致癌物),能夠損傷食管細胞的DNA,誘發癌變。同時,飲食中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2. 吸煙和飲酒
吸煙和飲酒是食管癌的兩大獨立危險因素。吸煙時,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隨煙霧進入食管,損傷食管黏膜細胞,增加細胞癌變的風險。而飲酒(特別是高度酒)則會直接刺激食管黏膜,導致黏膜充血、水腫,長期大量飲酒還會引發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癥,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風險。研究表明,同時有吸煙和重度飲酒習慣的人群,其食管癌的發病風險遠高于不吸煙不飲酒人群,可高達8倍。因此,吸煙和飲酒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3.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食管癌的發生中扮演一定角色。食管癌表現出一定的家族聚集現象,家族中有食管癌患者的人,其患病風險相對較高。研究表明,一級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食管癌患者的人,其患病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出1.5倍。這可能與家族成員間存在某些共同的遺傳易感因素有關,使他們對環境致癌物的敏感性增加。此外,某些遺傳性腫瘤綜合征,如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也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4. 慢性食管疾病
某些慢性食管疾病是誘發食管癌的危險因素。長期存在的食管炎癥、糜爛、潰瘍等病變,會導致食管黏膜反復損傷和修復,增加細胞異常增生和癌變的風險。例如,巴雷特食管(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替代的一種病變)是食管腺癌的重要癌前病變,其患者發展為食管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出30~125倍。
5. 其他因素
長期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硒)和維生素(如維生素A)也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元素,有助于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細胞;維生素A對維持食管黏膜上皮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長期處于精神壓力大、情緒抑郁等狀態,可能通過影響免疫功能和內分泌平衡,間接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風險。
二、食管癌的預防方法
1. 改善飲食習慣
改善飲食習慣是預防食管癌的關鍵。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和飲料,待其溫度降至適宜(通常低于60°C)再食用。減少腌制食品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建議每天攝入量不少于400克(約5份),以獲取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保護性營養素。同時,注意控制食鹽和油脂的攝入量,保持飲食均衡與多樣化。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 戒煙限酒
戒煙限酒是預防食管癌的重要措施。吸煙者應盡早戒煙,可尋求專業戒煙幫助(如戒煙門診、戒煙藥物、心理輔導等)。同時,應避免接觸二手煙。飲酒者應嚴格限制酒精攝入量,建議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最好選擇不飲酒,若飲酒應避免飲用高度酒,并杜絕酗酒。
3. 定期體檢與篩查
定期體檢是早期發現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重要手段。高危人群(如長期吸煙飲酒者、有食管癌家族史者、巴雷特食管患者、長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等),應遵醫囑定期進行食管相關檢查。內鏡檢查(如胃鏡) 是目前篩查和早期診斷食管癌的主要方法,能直接觀察食管黏膜變化并進行活檢。早發現、早治療可顯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4. 增強體質
增強體質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預防食管癌有積極作用。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運動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維護食管功能。同時,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成年人一般7~8小時),避免熬夜,有利于身體修復和免疫調節。
5. 均衡營養與適量補充
保證均衡膳食,攝入充足的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等)以及硒等微量元素,對降低食管癌風險可能有益。優先通過食物攝取,如多食用富含硒的食物(海產品、瘦肉、巴西堅果等)和富含維生素A及前體(β-胡蘿卜素)的食物(胡蘿卜、菠菜、南瓜、動物肝臟等)。在膳食攝入不足或特定情況下,可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考慮使用營養素補充劑,但需避免過量。
6. 積極管理與治療慢性食管疾病
對于患有慢性食管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食管炎等)的人群,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并遵醫囑定期隨訪復查(如內鏡監測)。嚴格按醫囑用藥(如抑酸藥),控制癥狀,減輕黏膜炎癥和損傷。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如避免過飽、飯后勿立即平臥、抬高床頭等),防止病情進展和癌變。
結語
食管癌雖然危害巨大,但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其危險因素,并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就能顯著降低患病風險。改善飲食習慣、堅決戒煙限酒、重視定期篩查、堅持鍛煉增強體質、保證均衡營養、積極管理慢性食管疾病——這些切實可行的預防策略,能為我們的食管健康構筑起堅實的防線。讓我們從當下開始,重視食管癌預防,踐行健康生活方式,遠離疾病威脅,擁抱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 Li J, Xu J, Zheng Y, Gao Y, He S, Li H, Zou K, Li N, Tian J, Chen W, He J. Esophageal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screening. Chin J Cancer Res 2021;33(5):535-547. doi: 10.21147/j.issn.1000-9604.2021.05.0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食管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 [J].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 2019, 9(04): 158-192.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