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柯曉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劉淑玲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胃腸不適或想做胃腸體檢,既不想做胃鏡,又不想喝難以下咽的鋇劑時,可優先選擇胃腸超聲。胃腸超聲全稱胃及結腸充盈超聲造影檢查:喝一杯由薏苡仁、藕粉、黃豆、大米等谷物制備而成的特制米粥,排除胃內氣體、充盈胃腔后,胃壁及胃腔內病變即可清晰顯示;清潔灌腸后經肛注入造影劑,可清晰顯示結腸病變。該檢查不僅過程便捷,且無論是胃炎、腸炎,還是胃腸腫瘤性病變、先天性病變及功能性病變,均能清晰顯示并作出診斷。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哪些人可以做胃腸超聲檢查?
各年齡段人群(包括兒童、孕婦、老年人)只要能正常食用米粥,即可進行胃充盈超聲檢查;無消化道穿孔及腸梗阻等禁忌證者,可進行結腸充盈超聲檢查。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有哪些癥狀適合做胃腸超聲檢查?正常體檢多久做一次?
出現上腹痛、腹脹、反酸、惡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癥狀者,或出現便秘、便血、腹部脹氣及疼痛不適等下消化道癥狀者,以及無明顯癥狀但需進行胃腸體檢者(如有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均適合胃腸超聲檢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已完成胃鏡檢查,仍建議行胃腸超聲檢查,因其能發現胃鏡不易識別的黏膜下病變,尤其是彌漫浸潤型胃癌(進展期俗稱“皮革胃”),傳統檢查漏診率較高,而胃腸超聲可提高此類病變的檢出率及確診率。
建議健康成年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胃及結腸超聲體檢。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胃腸超聲可檢查哪些病變?
- 胃腸腫瘤性病變
包括胃癌、結腸癌、神經內分泌腫瘤、腺瘤等上皮性腫瘤,以及淋巴瘤、間質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經鞘瘤、脂肪瘤、血管球瘤等間葉性腫瘤。
檢查優勢:可清晰顯示腫瘤病灶,根據其層次來源、形態、回聲及血流特點作出正確診斷;能對胃癌、結腸癌進行分型及分期診斷,評估預后;尤其提高了彌漫浸潤型胃癌、結腸癌及淋巴瘤、間質瘤等間葉源性腫瘤的檢出率及確診率。
-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檢查優勢:可清晰顯示胃及十二指腸黏膜面潰瘍的凹陷寬度及深度,根據特點進行良惡性鑒別;還能根據潰瘍大小、深度及周邊胃腸壁特點,對良性潰瘍進行分期診斷。
- 炎癥及息肉樣病變
檢查優勢:根據黏膜層厚度及回聲特點,可診斷急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顯示結腸壁全層,結合炎癥發生部位、累及層次深度及潰瘍瘢痕特點,可對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缺血性腸炎、腹型紫癜、細菌性腸炎等疾病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
- 其他非腫瘤性病變
包括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賁門失弛緩癥、胃平滑肌增生、食管胃平滑肌瘤病、門靜脈高壓性胃病、十二指腸憩室、胃石癥、胃內異物、胃下垂、結腸曲綜合征等。
檢查優勢:可檢出并確診傳統檢查不易發現的胃平滑肌增生、食管胃平滑肌瘤病、門靜脈高壓性胃?。荒苊鞔_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十二指腸憩室、賁門失弛緩癥的診斷,并對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腸憩室進行分型。
例如,老年人頻繁反酸時,通過胃充盈超聲檢查可明確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或胃食管反流;空腹食用山楂、柿子、獼猴桃等水果后出現上腹疼痛,應首先行胃充盈超聲檢查,排查胃石形成及并發潰瘍、急性胃炎的可能。
- 先天性病變
包括異位胰腺、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胃重復畸形、胃憩室、胃囊腫等。
檢查優勢:提高了異位胰腺、胃重復畸形等先天性病變的檢出率及確診率,尤其對異位胰腺的識別更具優勢,可避免過度手術。
- 功能性病變
主要為胃排空功能障礙性疾病。
檢查優勢:通過觀察胃蠕動頻率,結合平滑肌增生等間接征象進行診斷。
圖4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四、胃腸超聲有哪些不足?
胃腸超聲對胃腸黏膜表面的顯示不如胃腸鏡直觀;小于5mm的息肉在造影劑充盈時不易顯示(水充盈法可改善);對食管的檢查中,頸段食管及腹段食管顯示較清晰,但胸段食管因骨骼及肺氣干擾顯示困難。
近年來,胃腸超聲技術已得到廣泛推廣,但超聲醫生的診斷經驗仍存在差異,建議選擇專業開展該技術的醫院就診。
總之,胃腸超聲作為一種安全、高效、便捷、無創的胃腸檢查手段,在胃腸疾病診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幫助醫生更全面了解病情,實現胃腸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