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 娜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三醫院
審核:鄒 杰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三醫院 副主任藥師
郭勝才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三醫院 主任藥師
在琳瑯滿目的水果世界中,西柚以其獨特的酸甜口感、豐富的營養成分備受人們青睞。然而,近年來,醫學領域不斷發現,西柚與眾多藥物之間存在著復雜且不容忽視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了解西柚與藥物之間的“隱秘關聯”,對于保障用藥安全、維護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西柚的魅力與成分
西柚,又名葡萄柚,外觀圓潤,果肉顏色多樣,口感酸甜適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維持肌膚的健康與彈性。同時,它還具備類黃酮、柚皮苷等成分,這些成分在抗氧化、抗炎等方面也有著積極的功效。
但就是這樣一種看似完美的水果,卻因自身含有的一些特殊化學成分,與藥物之間產生了復雜的“糾葛”。
二、西柚影響藥物代謝的機制
西柚之所以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關鍵在于其含有的某些化學成分會干擾人體對藥物的正常代謝過程,而其中涉及復雜的酶系統。
人體內存在著多種細胞色素P450酶系(CYP),它們就像是一個個勤勞的“小工匠”,參與眾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轉化,決定著藥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藥效發揮的程度,以及最終排出體外的效率等。其中,細胞色素P450酶系中的CYP3A4酶尤為關鍵,大約50%以上的臨床常用藥物都需要通過它來進行代謝。
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例如佛手柑素、6′,7′-二羥基佛手柑素等。這些物質堪稱“搗亂分子”。當我們食用西柚后,呋喃香豆素會進入人體,并特異性地抑制CYP3A4酶的活性,使得原本依賴該酶進行正常代謝的藥物無法順利被代謝分解,導致藥物在體內的濃度異常升高,進而增強藥物的藥理作用或引發更多不良反應,打亂藥物在體內原本的“工作節奏”。除了呋喃香豆素,西柚中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柚皮苷等,雖然它們對藥物代謝的影響機制相對復雜且尚未完全明確,但也被發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調節藥物轉運蛋白等環節,間接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過程,與呋喃香豆素協同作用,進一步干擾藥物在體內的正常“行動軌跡”。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受西柚影響的常見藥物類型及影響
1.心血管藥物
(1)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服用期間若食用西柚,則會發生藥物代謝減緩、血藥濃度增加等情況,可能會讓血壓降得過低,出現頭暈、心慌、乏力等癥狀,對正常生活與身體機能產生嚴重影響。
(2)降脂藥:他汀類降脂藥(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與西柚相互作用后,會增加橫紋肌溶解、肝損傷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這是因為食用西柚使藥物在體內蓄積,超出了正常代謝的范圍,對身體的代謝平衡造成破壞。
2.神經系統藥物
(1)安眠藥:像地西泮、艾司唑侖這類鎮靜催眠藥,受西柚影響,鎮靜效果會增強,藥效持續時間延長,容易導致第二天精神不振、嗜睡、反應遲鈍等情況,為需要集中注意力進行的活動,如駕駛、操作機器等,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2)抗癲癇藥: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物的有效血藥濃度要求精準控制。西柚干擾這類藥物代謝后,血藥濃度易超出安全區間,一方面可能使癲癇控制不佳,頻繁發作,另一方面會引發頭暈、共濟失調等毒性反應。
3.免疫抑制劑
環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用于器官移植后抑制免疫排斥反應。西柚與之相互作用,會顯著提高藥物的血藥濃度,增強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時,加大了藥物對腎臟、肝臟等器官的毒性,增加了感染、腫瘤等并發癥出現的概率,危及患者的長期健康和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4.其他藥物
(1)抗過敏藥:部分抗組胺類抗過敏藥(如非索非那定)在與西柚相互作用后,藥物效果可能出現異常,或者引起頭痛、口干、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用藥體驗。
(2)降糖藥:食用西柚會影響瑞格列奈等口服降糖藥的代謝,導致血糖波動幅度變大,增加低血糖或高血糖等異常情況的發生風險,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穩定控制血糖。
(3)內分泌藥物:西柚抑制CYP3A4酶,阻礙阿那曲唑、來曲唑等內分泌藥物代謝,使藥物在體內濃度異常升高。這會加重骨質疏松、潮熱、關節疼痛等不良反應,同時藥物濃度不穩定,無法穩定抑制癌細胞,降低內分泌治療效果。
(4)靶向藥物:西柚影響CYP3A4酶活性,干擾拉帕替尼等靶向藥物代謝,導致藥物濃度上升。這會增加腹瀉、皮疹、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與嚴重程度,且使藥物難以持續精準作用于癌細胞靶點,削弱靶向治療療效。
四、避免西柚與藥物發生不良相互作用的方法
1.知曉藥物特性
用藥前,患者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查看是否提及與西柚的相互作用警示,也可向專業醫生、藥師咨詢,確認所服藥物是否受西柚影響。
2.調整飲食
若正在服用可能受西柚影響的藥物,最保險的做法是在服藥期間不食用西柚,包括不喝西柚汁。
即便進食西柚,患者也要合理安排服藥與進食西柚的時間,嚴格把控時間間隔。西柚與很多藥物能發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且有些藥物作用時間可持續72小時,建議使用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應避免或謹慎食用西柚,以此降低二者相互作用的風險。
3.特殊人群需格外謹慎
老年人、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患有多種慢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更要高度警惕西柚與藥物的相互作用。老年人代謝功能弱,兒童身體處于發育階段,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涉及胎兒和嬰兒健康,慢性疾病患者用藥復雜,肝腎功能不全者本身存在藥物代謝、排泄有障礙,西柚對這些人群而言,可能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總之,西柚雖好,但在服藥期間一定要謹慎食用,警惕它與藥物的相互作用。了解相關知識,采取合理措施,我們才能在享受西柚美味的同時,確保藥物治療的安全有效,守護好自身健康。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