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勵志雞湯,也可能是致命毒藥!高溫天盲目追求“暴汗燃脂”,當心熱射病、心源性猝死找上門!避開夏季運動雷區,收好這份科學運動時刻表+預警信號清單,健康運動不賭命!
一、高溫運動兩大“誤區”
圖源:Pixabay
?誤區1:汗流得越多=減肥越有效
真相:夏季出汗多是體溫調節反應,與燃脂效率無關!過度出汗會導致電解質紊亂、血液黏稠,引發抽搐、昏厥。
?誤區2:中午運動“以毒攻毒”
真相:當環境溫度>35℃且地表溫度>50℃時,運動者心肌缺血風險增加2.8倍![1]
二、科學運動時刻表:黃金時段+低強度清單
圖源:Pixabay
黃金時段
避雷提示:
上午10點后:臭氧污染高峰,損傷呼吸道
午后13-15點:地表溫度峰值,心臟高危期
低強度運動推薦(心率<130次/分鐘)
圖源:Pixabay
補水公式:運動前15-20分鐘補充300-500mL水+運動中每20-30分鐘補200mL;如果是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進行運動,那么補水時間可以縮短至10-15分鐘,每小時補水總量不超過800mL。[2]
三、身體發出的“猝死預警信號”
立即停止運動!
1.胸悶壓迫感(像胸口壓石頭)
2.頭暈伴視物模糊(眼前發黑/閃爍)
3.異常疲乏(抬腿如灌鉛)
4.惡心嘔吐(非腸胃問題引起)
必須緊急就醫!
?胸痛放射至左臂/后背
?心跳紊亂(過快/過慢/漏跳)
?冷汗淋漓伴面色蒼白
四、高溫運動“三件套”
1.穿戴玄機
①選淺色速干衣(深色衣物吸熱量提升20%!)
②空頂帽+冰感頭巾(護頭頸同時散熱)
2.場地選擇
①優先河濱/林蔭道(地表溫度比柏油路低15℃)
②室內用風扇對角吹(制造空氣對流)
3.補救措施
①突發不適時:立刻躲蔭涼→解開衣物→冷水潑腕關節
②隨身攜帶:十滴水+便攜電解質粉
結語
真正的自律,是學會對高溫妥協!這個夏天,運動不必“肝”到力竭——避開烈日鋒芒,傾聽身體聲音,才是高級的健身智慧。你身邊是否有人還在中午跑步?快把這份指南轉給那個“拼命三郎”!
參考文章:
[1]Jingwen Liu,et al. High temperat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ustralia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demographic, and adaptive scenarios[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6, Issue 19, 14 May 2025, Pages 1852–1862,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f117
[2]朱鐵峰,趙微微.體育運動中科學補水的重要性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15).
供稿單位: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作者:徐宇婷 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
審核專家:袁瑞華 忠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