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天氣炎熱,游樂場便是孩子們打發時間的天堂,但快樂尤可貴,安全第一位。

這天,一位9歲的男孩子恒恒(化名)右手扶著左手,表情痛苦的來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創傷骨科(含運動醫學)**就診。經詢問得知,恒恒前一天晚上在商場里的充氣城堡里玩,蹦蹦跳跳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摔了一跤左手先著地,當時就感覺左手劇烈疼痛,無法活動。

在到當地醫院就診時被告知需要進行手術,將左手切開進行復位再用鋼針固定,聽到如此復雜且創傷較大的手術方式,恒恒當時就害怕得哭了起來,非常后悔當初的調皮,家屬也是猶豫不決,擔心術中的風險及術后的康復。

經過熟人推薦,家長帶著恒恒來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創傷骨科(含運動醫學)找到了袁志根主任醫師就診,經初步檢查確診為橈骨小頭骨折,在袁志根教授的建議下馬上辦理了住院。

經過各方面評估后,袁志根教授決定當天晚上就為其安排微創手術。然而在手術室里,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創傷骨科(含運動醫學)付三清主任袁志根教授兩人決定在機器的幫助下首先嘗試著對骨折部位進行手法復位看看效果,沒想到復位很成功,幾分鐘輕松解決。

為了安全起見,袁志根教授對其骨折部位再次進行了石膏固定,這樣將復雜手術簡單做,簡單骨折不用做,為病人減輕了痛苦,節約了費用,更收獲了患者及家屬的肯定和信任。

術后第二天,家長就為恒恒辦理了出院手續,袁志根教授交代其回家的各方面注意事項及定期復查時間,恒恒就跟著爸爸媽媽開心的回家了。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創傷骨科(含運動醫學)袁志根主任醫師指出,橈骨小頭骨折是肘關節常見的損傷,多由摔倒時手掌撐地或直接撞擊導致。治療可以根據骨折類型、移位程度等選擇保守固定或手術復位,配合康復訓練恢復功能。

治療方式可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適應于:無移位或輕度移位骨折,通過手法復位或石膏、支具固定2-4周。

手術治療適應于:明顯移位,關節面不平、合并韌帶損傷。

手術方式: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橈骨小頭置換術(主要適用于成人),兒童的橈骨小頭骨折大部分都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和石膏固定來處理。

康復要點:

早期活動,固定期間進行手指屈伸、肩部擺動,避免肌肉萎縮;

關節功能訓練:拆除固定后,通過被動+主動活動,如握拳、伸展、鉛筆旋轉等恢復肘部靈活性。

使用彈力帶或者小啞鈴逐步增強肌力。但要注意避免過早負重:術后6-8周內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防止二次損傷。

最后定期復查,調整康復計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 創傷骨科(含運動醫學) 章茹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 章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