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骨髓瘤“作祟”
李先生最近總感覺腰背隱隱作痛,以為是工作勞累所致,直到一次體檢發現貧血和蛋白尿,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這種起病隱匿的血液腫瘤,早期癥狀常被忽視,今天我們就來全面了解這個"沉默的殺手"。
一、什么是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種少見但危險的骨髓惡性腫瘤,其發源于漿細胞,屬于血液系統疾病的一種。盡管骨髓瘤相對罕見,但對患者的健康卻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研究骨髓瘤的病因、癥狀和治療方法,以增進對這一疾病的全面了解。
二、警惕這些危險信號
骨髓瘤早期癥狀往往不典型,容易與普通骨病混淆。如果您出現以下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排查:
1. 骨骼癥狀
持續性骨痛,疼痛通常集中在脊椎、骨盆和胸骨等部位
輕微外力就發生骨折(病理性骨折)
檢查可能發現骨質疏松或溶骨性病變
2. 血液系統異常
難治性貧血:乏力、頭暈、面色蒼白
反復感染:因正常抗體減少導致免疫力下降
出血傾向:鼻衄、牙齦出血等
3. 其他系統表現
腎功能損害:泡沫尿、水腫、高血壓
高鈣血癥:口渴、多尿、惡心嘔吐
神經系統癥狀:手腳麻木、肌無力
三、為什么會得骨髓瘤?
骨髓瘤的確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但研究表明,遺傳和環境因素可能是其發病的關鍵。家族中存在骨髓瘤病例的個體更容易患上這一疾病,同時某些基因的變異也與骨髓瘤的發展密切相關。此外,年齡、性別、種族以及一些環境暴露也被認為是患病的風險因素。
在基因層面上,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些與骨髓瘤相關的基因突變,這些變異可能影響漿細胞的正常功能,導致其異常增生。然而,這些基因變異只是導致骨髓瘤的復雜因素之一,與其他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患病的風險更加復雜。
四、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果懷疑骨髓瘤,通常需要綜合運用多種醫學檢查手段: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看貧血程度)
腎功能檢查
血清蛋白電泳(檢測M蛋白)
游離輕鏈檢測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2.骨髓檢查
骨髓穿刺+活檢(確診金標準)
流式細胞術檢測異常漿細胞
3.影像學檢查
全身低劑量CT(評估骨病變)
PET-CT(判斷疾病活躍度)
MRI(檢查脊髓壓迫)
五、常見治療手段有哪些?
骨髓瘤的治療方法取決于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1.化療:
使用藥物來殺滅或抑制異常增生的漿細胞。
2. 放療:
利用高能輻射精確照射到腫瘤部位,減小腫瘤體積。
3. 手術:
在一些情況下,手術可能是去除骨髓瘤的有效方式。
4. 靶向治療:
利用特定的藥物干預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減小對正常細胞的損害。
5. 干細胞移植:
將健康的干細胞注入患者體內,幫助恢復受損的造血系統。
治療方案通常是個體化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最合適的治療計劃。
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不明原因骨痛、貧血或腎功能異常,務必到醫院就診。早診斷、規范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血液腫瘤科 梁棟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