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第五十二期院士講堂

在深圳人才公園精彩開講!

面對全球制造業智能化變革浪潮,如何借助AI實現“彎道超車”?7月26日,第五十二期院士講堂在深圳人才公園求賢閣舉辦。本期院士講堂由南山區委組織部(區人才工作局)主辦,華潤置地城市運營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承辦,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圳高科技企業協同創新促進會等單位協辦,活動以“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為主題,吸引了200余名來自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高層次人才、企業代表以及青少年朋友參與。

“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的融合,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在講堂現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制造工程師學會會士杜如虛院士,通過一場精彩的主題演講,生動揭示了AI技術如何賦能中國制造業邁向智能化、高效化,深刻闡述了人工智能對智能制造的重要價值。

講堂回顧中國制造業如何突破轉型困局?人工智能正成為破局關鍵。杜如虛院士認為,企業要利用AI構建動態優化系統,通過大語言模型檢索標準、深度學習分析數據,實現從生產到服務的全鏈條智能管控。“質量控制不再依賴人工抽檢,而是通過AI實時監測、分析數據,并自動調整生產參數,實現從被動檢測到主動預防的轉變。”

面對制造業“多、快、好、省、凈”的五大需求,AI的核心價值在于解決傳統手段難以處理的復雜問題。談及AI在精密制造中的潛力,杜如虛院士舉例,“我們研發的牙科種植體,借助AI優化設計參數,將精度提升至微米級,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在其看來,AI賦能智能制造不僅能提升制造效率,而且還可以降低成本,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

在交流互動環節,面對觀眾提問,杜如虛院士逐一回應,引發廣泛共鳴。杜如虛院士建議:“我們要主動學習AI技術,與時俱進,但別迷信AI,因為它本質上還是人類智慧的產物。”

院士會客廳當日,活動還設置了“院士會客廳”環節,吸引40余家企業及機構報名參加。會上,來自菲鵬生物、威視佰科、亞略特、芯海科技、模德寶等多家企業與杜如虛院士及其團隊進行深入交流,就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健康管理早篩干預、光學感知與AI定制化方案等方面,與杜如虛院士展開探討和項目合作對接,并期待深化產學研合作。

杜如虛院士題寫“人材智能”寄語院士講堂建設,并贈書《時間之旅——人類測度與紀量時間的歷程》《踏歌行 科史路上》,為南山區匯聚人才力量、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設人才高地積極助力。接下來,院士講堂將以此為契機,持續邀請更多重量級院士開講,凝聚專家力量,弘揚科學家精神,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匯聚更多智力支持。

--END--

來源: 深愛人才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