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8月23日,這10天是末伏的黃金期,也是“冬病夏治”的收官階段。此時陽光溫煦而不燥烈,恰似一劑天然的“補陽藥”,能幫我們驅散體內伏寒,為秋冬儲備陽氣。今天湖南婦女兒童醫院中醫科蔡惠芳醫生就和大家說說末伏養生法!
《黃帝內經》有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太陽是自然界最純粹的陽氣來源,古人稱之為“天火”,其溫熱之力能穿透肌表,直抵經絡臟腑,化解陰寒凝滯。中醫艾灸的原理,正是模仿太陽的“穿透力”,以艾草之火溫通氣血。而曬太陽,則是直接汲取天地間的“真陽”,堪稱最原始、最天然的養生法。
末伏曬背:因人制宜,精準補陽
曬背是末伏養生的核心,但需根據體質調整時間與方式:
1.體虛者:選上午7-9點陽光,溫和不燥,避免中暑。
2.易上火者:下午5點后曬背,借夕陽余溫平衡陰陽。
3.脾胃虛寒、抑郁者:前后腹同曬,促進消化與情緒疏導。
4.關節疼痛、強直性脊柱炎者:重點曬背及關節,驅散寒瘀。
5.健康人群:上午曬背,提升整體陽氣。
曬背小貼士:
1.循序漸進,首次曬10分鐘,逐漸增至30分鐘。
2.曬前曬后忌冷飲,避免寒氣入侵。
3.遮蓋頭部,防止“元神”受損導致昏沉。
4.重點曬臀部與大腿后側,此處寒濕易積聚,曬透可緩解下肢冰涼。
古人“強力驅寒”曬法:青石板+胡椒姜湯
若寒濕深重,可嘗試古法:
1.露天暴曬青石板一日。
2.下午5點后,鋪毛巾于石板上,躺臥其上,覆毛巾保暖。
3.曬后飲胡椒姜湯,內外合力逼出寒邪。
此法尤其適合背痛、強直性脊柱炎者,堅持一周可見改善。
末伏是夏日養生的“最后一班車”,抓住這10天,讓陽光為身體注入滿滿能量。轉發給家人朋友,一起曬出健康,迎接金秋!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易成功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