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84歲的奶奶因反復外陰瘙癢2年,外陰疼痛3天來湖南旺旺醫院婦科就診。接診醫師詳細詢問病史得知:奶奶常年獨居,患有糖尿病,平素未監測血糖,外陰反復瘙癢2年,多是自行用藥緩解癥狀。近3天因瘙癢難忍,搔抓導致大面積皮膚破損,表面被覆大量黃色膿苔及滲液。婦科醫師查看患者后,予以收入院治療。
入院后,醫師完善細菌、病毒等易感因素的檢查,予以對癥支持治療,但奶奶的病情治療效果不佳,瘙癢、疼痛癥狀緩解不明顯。細心的管床謝楊霞醫師發現:奶奶性格稍孤僻,雖然家人請了陪護,但她不愿意讓陪護幫助清洗護理會陰部創面。
對于大面積會陰部皮膚粘膜損傷,外陰的清潔及護理對于疾病恢復至關重要,針對奶奶的性格特點,謝醫師每天早晚查房,跟奶奶耐心解釋病情,幫她做外陰清潔護理及涂藥換藥。
患者因皮膚潰爛面積大,血糖控制不佳加重了創面感染,科內進行病例討論,請內分泌科、營養科進行糖尿病飲食及營養指導,以及皮膚科和感染科協助會診治療,經過縝密的分析與討論,最終,診斷為:外陰硬化苔蘚合并感染。
病理診斷結果示:鱗狀上皮增生,表皮過度角化,少量炎性滲出。符合潰瘍形成。
在醫護團隊專業、精心的治療和細致護理下,奶奶的病情終于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漸好轉。從一開始查房時奶奶害羞、不愿配合,到最后在換藥時能輕聲對醫護人員道“謝謝”,這個轉變令人欣喜。
科普知識:
一、外陰硬化性苔蘚的定義?
外陰硬化性苔蘚(VLS),既往又名“外陰白斑”、“外陰營養不良”、“外陰干枯病”。以外陰及肛周的皮膚和黏膜萎縮變薄為主要特征,慢性進展反復發作,不及時規范治療可導致外陰萎縮,粘連,瘢痕形成,局部發生癌變的風險亦有所升高。約90%患者表現為瘙癢癥狀而就醫,因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該疾病具有診斷容易而治療困難的特點。
二、外陰硬化性苔蘚的病因及表現是什么?
多見于絕經后和青春期前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易感傾向,低激素水平等可能是該疾病的重要相關因素。
表現:頑固性瘙癢,夜間為甚,其他伴隨癥狀可能包括外陰疼痛、排尿困難、尿痛、性功能障礙、性交排便疼痛等。經典的外陰硬化性苔蘚皮膚紋理改變呈皺縮或玻璃紙樣白色斑片,也可伴有不規則的過度角化。外陰病損區域皮膚脆弱,紫癜,糜爛和皸裂,若治療不及時得當,可引起外陰結構內陷,小陰唇缺失和陰蒂包皮或前后聯合粘連,最終導致陰道口或(及)肛門狹窄。
三、如何降低外陰硬化性苔蘚患病風險?
外陰硬化性苔蘚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因此無法完全預防其發生。根據已知風險因素和疾病特點,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發病風險。
1、減少局部刺激與創傷。
2、維持皮膚屏障與保濕。
3、遵醫囑管理激素水平,切勿自行使用激素產品。
4、積極治療相關基礎疾病。
5、生活方式調整:
①保持干燥透氣
②保持均衡飲食、充足飲水有助于整體皮膚健康。
③戒煙:吸煙是多種皮膚疾病的危險因素,且影響微循環,戒煙有利于皮膚健康。
6、早期識別與規范治療。
7、定期隨訪與監測。
參考文獻:女性外陰硬化性苔蘚臨床診治專家共識2021年版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旺旺醫院 婦產一科 李文月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旺旺醫院 婦產一科 李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