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碌一天,腰酸背痛,家人幫忙按摩一下,本是一件幸福事。但小心!身體有些部位遠比你想象中脆弱,按摩不當可能釀成大禍!不久前,47歲的張先生(化名)就因家人按摩時的一句“再重點”,付出了慘痛代價……
AI 生成圖
一次“放松”按摩,竟導致小腦梗死
據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報道,張先生下班后肩頸酸痛難忍,便讓妻子照著網上學的手法給他按摩。在張先生“再重點”的要求下,妻子不斷加大力道。按完后,張先生肩頸感覺輕松不少。
然而,半小時后,他突感天旋地轉!以為是疲勞,倒頭便睡。第二天醒來,頭暈不僅沒緩解,走路更是像踩棉花,身體不由自主向左歪斜!
緊急送醫后,診斷結果令人心驚:右側小腦大面積梗死!而且影像檢查發現,他的右側椎動脈V2段出現了動脈夾層。
醫生解釋,是因為按摩時施加的外力,導致張先生椎動脈內膜撕裂。血液滲入血管壁形成血腫,既造成血管狹窄,又產生血栓。脫落的栓子隨血流堵塞了小腦供血血管,最終引發腦梗!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圖
據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黃煥介紹,脖子最危險的是椎動脈V2段,它被骨頭緊緊包裹著,可以說是“高危地帶”!這個部位沒有緩沖空間,用力按壓、扭轉,尤其是追求“咔嗒”聲響的扳頸動作,極易損傷血管,就像“夾在門縫里的水管”。這簡直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醫生提醒:身體這4個部位是按摩“危險區”
適當的按摩可以緩解局部肌肉和筋膜的緊張,改善循環,緩解疼痛。但身體有些部位真的不能亂按:
1.頸椎
福建省廈門市中醫院推拿三科醫師林海洋在該院公眾號提醒,頸部有非常重要的動脈,比如頸內動脈,它是為大腦供應血液的,頸內動脈或者頸總動脈在暴力按摩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產生夾層,從而導致大腦血液供應障礙。
另外一個風險位于頸動脈分叉處,大概位置是在下頜角下方,喉結附近,醫學上叫頸動脈竇。刺激它可以引起心率減慢、血壓下降,有時候甚至還會引起心臟驟停。
2.脊柱
由于脊柱問題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不少人喜歡光顧按摩機構來為自己僵直的脖子和酸疼的腰“松一松”。
但是,不專業的脊椎按摩、正骨可能會使脊椎關節錯位得更加嚴重,還有可能導致更嚴重后果。
健康時報資料圖
3.眼球
眼球是很脆弱的,眼球壁大概只有1毫米厚。所以一般按摩眼眶、眼周穴位是可以的,這對眼球影響不大。
但如果是直接按壓眼球,就非常危險。除了傷及眼球外,外力擠壓可能直接損傷眼底的視神經,損傷視力。
4.乳房
常見的功效型按摩,如卵巢、乳腺,其實沒用,可能還會適得其反。比如,乳房按摩不僅沒用,還容易損傷乳腺;而所謂的卵巢按摩項目,實際上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按摩“越痛越好”?三大誤區坑了很多人
1.按摩勁兒大效果好?錯!
很多人認為按摩手勁“重點兒”,按得“痛點兒”說明效果好。不過,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管治療師董婷婷2023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不少按摩愛好者發現自己在按摩時越來越“吃力”,常常需要很重的力道才覺得舒服,但其實這代表了肌外筋膜正在變厚變硬。如果按摩過度,就可能破壞筋膜間的纖維連接,造成筋膜粘連,彈性變低,也就更加僵硬,更令人不舒服。
建議按摩可以采用在局部點按,或者畫圈按揉。以按壓時有輕微酸脹疼痛為宜,若產生較為尖銳的或劇烈的疼痛,需及時停止。
2.按摩時間久點效果好?錯!
董婷婷治療師介紹,如果只是偶爾感覺身體需要放松,那么在享受按摩時一定要注意頻率不能過高,每周不能超過2次,并且在力度上也不能盲目追求大力,只要有輕微感覺就比較適宜。
另外,有不少人還購置了多種多樣的按摩儀器,在使用時也應該注意力度和頻率,不能覺得舒服就長時間按摩。
3.一次推拿按摩就好了?錯!
林海洋醫師介紹,按摩推拿需要一定良性刺激量的積累,有些患者認為用力推更有效,推一次就好了,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理筋正骨需要一個治療過程,更需要糾正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才能達到遠期療效。
在家如何正確放松肩頸?醫生親自示范9個動作
遇到肩頸酸痛時,很多人都是糊弄一下就過去了。沒事自己捶兩下,實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去做個按摩大保健。其實,大家平時在家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推拿手法放松肌肉、減輕疼痛。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推理療科住院醫師鄭揚揚2022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分享了9個動作:
1.按摩枕下肌群:相當于風池穴附近,枕骨下方與耳垂平行。可用拇指按壓,或按揉。如果久坐后出現頭痛,這個手法也很有效。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2.按摩顳肌:相當于懸厘穴附近。可以用食、中、無名三指并攏進行按揉。如果是久坐后出現兩側頭痛,也可以通過這個手法緩解。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3.按摩上斜方肌:相當于肩井穴附近,位于第七頸椎棘突與肩峰連線中點。低頭時脖子后最高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肩峰即肩膀最遠端,衣服的肩線處,兩連線中點處即為肩井穴。可以用食、中、無名三指并攏進行按揉。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4.按摩肩胛提肌:相當于肩外俞,肩胛骨內上角處。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攏,進行按揉或按壓。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5.按摩胸大肌:相當于中府穴處,鎖骨下窩外側平第一肋間隙。用食、中、無名三指并攏進行按揉或用拇指點按。
當疼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后,可將肌肉拉伸與推拿手法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放松肌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拉伸時對側肌肉出現疼痛,應該先按摩對側肌肉,等疼痛減輕后再進行拉伸。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6.坐姿按摩上斜方肌:坐姿,拉伸側的手抓住椅子,頭向對側側屈,在此基礎上用對側手按壓或按揉肩井穴處。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7.坐姿按摩肩胛提肌:坐姿,拉伸側的手抓住椅子,先低頭,再將頭向對側側屈,并用對側手按壓或按揉肩外俞穴。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8.坐姿按摩胸大肌:坐姿或站姿,拉伸側的手臂向后伸直抓住門框,感受胸大肌有牽拉感,在此基礎上用對側手按揉中府穴。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9.坐姿按摩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坐姿,拉伸側手臂伸直向后置于椅背,掌心向上可加強拉伸感,在此基礎上用對側手按揉肩前部最酸痛的部位。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圖
記住按摩只是“被動放松”,保持正確坐姿、睡姿,避免身體過度勞累才是根本!此外,對于肩頸部位本身存在疾病的人,建議遵醫囑改善,不要隨便嘗試按摩。
來源: 健康時報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