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中考和高考的同學可能還記得,物理老師說過,物理計算題的書寫過程不能出現除號,這到底是為啥呢?
筆者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要多問為什么,但物理學中的一些書寫規范,很少有同學提出為什么。這是筆者對物理計算過程不能用除號這一規范的一點思考,僅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在物理計算題的書寫過程中通常要求用分式橫線或斜杠代替除號,筆者認為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首先,使用除號在書寫時容易和加號混淆,使用分式表達則避免了這種情況,使用分式的形式比較簡潔清晰,尤其式子比較長的時候把每個點和除號都寫出來是很混亂的。????
其次,把除號寫成分式形式能直觀體現物理量之間的比值關系。物理計算需要全程攜帶單位,分式形式能更清晰地展示單位間的運算關系。例如速度單位“m/s”直接體現為長度與時間的比值,若用除號則不能清晰的體現物理量之間的這種比值關系。
再次,還有一個原因是用分式或斜杠表示除法是科學界的通用寫法,便于跨語言、跨地區交流。????
最后,中考、高考等考試中明確要求計算題禁用除號,需用分式或斜杠替代,最終結果需化為小數而非分數形式。這一規定旨在統一答題格式,減少歧義。
總之,物理計算過程不使用除號已經形成了慣例。
本文系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2024-2025年教科研規劃立項課題“初中物理解題方法與技巧研究”(課題編號:LYCZ2024-13)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軍禮,微科普創始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現為略陽縣西淮壩鎮九年制學校物理教師,物理優質課獲得者。曾作為“ 微科普 ”概念的創始人,他于2010年率先在新浪微博提出“微科普”理念,2011年創辦的同名網站“微科普”,被《新聞研究導刊》譽為國內三大科普網站之一。
聲明:尊重他人勞動成果,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來源: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