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蕊蕊 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 醫學博士

審核:陳 瑾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 重慶市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老年斑,醫學上稱為脂溢性角化病,它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斑”,而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皮膚增生性病變。雖然名為“老年斑”,但并非只發生于老年人,中青年也可能因遺傳、日曬等因素出現。近年來老年斑的發病趨于年輕化,影響美觀,很多人擔心其是否會癌變。其實不必過于擔心,老年斑絕大多數為良性,惡變率極低。若皮損出現短時間內迅速增大、顏色不均勻、邊緣不規則、破潰、出血等情況時,需提高警惕,建議及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什么是老年斑?

老年斑是皮膚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良性增生,較常見,好發于中老年人的面部(尤其是顳部、頰部),并隨年齡增長而增多,但也可見于年輕人。皮損外觀多樣:顏色可為淺褐色、棕色、深褐色至黑色;大小不一,從針尖大小到數厘米;形態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可光滑、粗糙或呈疣狀;邊界通常清晰。早期皮損多為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淡褐色至棕色斑疹或斑片;若不干預,部分皮損可逐漸增厚,呈現丘疹或疣狀外觀。

二、為什么會長老年斑?

皮膚細胞更新和修復能力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自然衰老是主要因素。長期日光暴露,紫外線(UV)輻射會損傷皮膚細胞,加速皮膚老化和色素沉著,是形成老年斑的關鍵誘因。此外,遺傳因素也很重要,如家族成員多發,個體患病風險可能增高。膚色較淺者的老年斑可能更明顯。激素水平變化以及局部長期摩擦、刺激也可能誘發。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我臉上的斑片是老年斑嗎?

老年斑最常出現在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尤其顴骨、顳部)、頭皮、頸部、手背、前臂、胸背部等,但也可見于非暴露部位。早期多為扁平的淡褐色斑點,逐漸可發展為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或斑塊,表面常見粗糙、油膩感或有痂皮、呈疣狀,通常無自覺癥狀(如疼痛、瘙癢)。是否為老年斑需由醫生判斷。經驗豐富的皮膚科醫生通過觀察皮損形態、顏色、分布等特征常可診斷。不典型病變可結合皮膚鏡檢查,必要時行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四、患了老年斑,需要治療嗎?

老年斑屬于良性病變,通常不影響健康,故以觀察為主,無需特殊處理。但若皮損影響外觀,或經常受衣物、首飾等摩擦刺激,引起不適、炎癥、出血或感染時,建議及時就醫評估。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需治療或進行病理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五、老年斑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老年斑治療應遵循“安全第一,美觀第二”原則。對普通人群,嚴格防曬和定期自檢比積極治療更重要。若皮損出現迅速增大、顏色不均、邊緣不規則、破潰、出血等預警信號,應及時就醫評估。若醫生建議治療,需根據皮損特點選擇合適方法:

1.外用藥物:如維A酸類藥膏(促進角質代謝),適用于早期、扁平皮損。

2.物理治療

液氮冷凍:適用于典型、數量不多的皮損。

刮除術:適用于明顯隆起、有蒂的皮損。

激光治療: 適用于精細部位或追求美觀者,常用Q開關激光、鉺激光或CO2激光等。

3.手術切除:適用于可疑惡變、診斷不明或巨大皮損。

重要提醒:切勿自行摳抓皮損,以免導致感染、刺激或增加不必要風險。

六、如何預防老年斑的發生?

嚴格防曬是重中之重!

防曬霜:日常使用廣譜防曬霜(SPF 30+、PA +++ 或更高,能同時防護UVA和UVB),涂抹量要足(面部約需一枚硬幣大小),出門前15~30分鐘涂抹,戶外活動每2~3小時或游泳、出汗后及時補涂。

物理遮擋:戴寬檐帽、太陽鏡,穿防曬衣等。

飲食:多攝入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有助于減輕紫外線損傷。

總之,老年斑是歲月和陽光在皮膚上留下的“印記”。科學防護(尤其防曬)能有效減少和延緩其發生。通過專業醫學科普了解它、不恐慌,關注變化、及時就醫,是維護皮膚健康、提升生活質量的關鍵。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