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藥品的安全與效力,讓我們攜手探索夏季藥品的正確儲存之道。

一、溫度控制:藥品儲存的“溫度計”

不同藥品對溫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夏季的高溫使得部分藥品的儲存變得尤為關鍵。

1. 冷藏藥品

特定藥物,包括胰島素、益生菌、部分栓劑(如退熱栓、干擾素栓)以及未開封的生物制劑,必須在2℃至8℃的冷藏條件下妥善保存,以確保其療效。例如,未開封的胰島素通常需要保存在2℃至8℃的冷藏環境中,一旦開封,其有效保存期可以達到長達4周。雙歧桿菌作為益生菌,需要在2℃至8℃的環境下儲存和運輸,以保持其活性及效果。這是因為這些藥物在高溫下容易變質或失去活性。家庭中應準備一個專用的醫藥冰箱,或冰箱中的一個獨立區域,專門用于存放這些冷藏藥物。注意,冷藏藥物不可冷凍,一旦冷凍,藥物的結構可能會發生改變,影響療效甚至產生不良反應。

依據《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25版,已開封的胰島素在室溫下可以保持4周,即在28天內使用是無菌的。然而,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藥物效價呈下降趨勢,因此應盡量避免藥液開啟后放很長時間,正常按治療劑量注射完即可。超過這個時間,胰島素的生物學活性可能會降低,因此建議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具體保存時間還需參照藥品說明書。

藥品的適宜儲存條件

部分藥品,包括急救藥品和維生素C,需置于陰涼環境下以保持其穩定性。研究指出,維生素C在不同溫度下的降解速率存在差異,例如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其含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若環境溫度超過30℃,建議將此類藥品暫存于冰箱冷藏室或陰涼之地,同時務必避免冷凍。此外,對于某些口服液體制劑,如糖漿劑,在開封后也應在不超過25℃的室溫條件下保存,并應盡快使用完畢。

2.常溫儲存藥品

依據《中國藥典》所定標準,藥品的儲存條件可劃分為常溫(10℃-30℃)、陰涼處(溫度不超過20℃)、涼暗處(需避光且溫度不高于20℃)、冷處(溫度范圍為2℃-10℃)等類別。大多數藥品適宜在常溫條件下保存,但特定藥品可能需更為嚴苛的溫度區間,例如15℃~25℃或20℃~30℃。然而,這并不等同于可以任意放置。即便是標注為常溫儲存的藥品,也需遠離陽光直射及高溫場所,諸如窗臺邊或車內。藥品儲存的環境需保持干燥且通風順暢,以防潮濕引發霉變。

二、防潮防濕:藥品的“干燥劑”

在夏季高濕度環境下,藥品易受潮,這可能導致藥品質量下降和療效受損。藥品儲存要求維持在特定的濕度范圍內,一般為35%至75%。因此,防潮防濕成為夏季藥品儲存的關鍵環節。

1. 密封保存

對于易吸潮的中成藥、膠囊、糖衣片等藥品,應采取密封保存措施。開封使用后,應立即擰緊瓶蓋,以防止外界濕氣的侵入。若藥品包裝內含干燥劑,應妥善保留并置于瓶內,以維系瓶內的干燥狀態。然而,需注意的是,干燥劑一旦開封,其吸濕能力會迅速減弱,此時應及時更換或丟棄,以避免誤食或對藥品保存產生不良影響。

2. 使用防潮工具

除藥品自帶的干燥劑外,藥箱內可放置防潮工具,如竹炭包、硅膠干燥劑等,以吸收藥箱內的濕氣,保持藥品干燥。切記,防潮工具猶如忠誠的衛士,需定期更換或晾曬以復原其效能,確保藥品干燥得以持久保障。

3. 避免潮濕環境

藥品應避免存放在潮濕環境中,如廚房、衛生間等。這些環境因素如同潛藏的刺客,無聲無息地侵蝕著藥品的防護層,致使其品質日漸衰退。特別是在梅雨季節等濕度極高的時期,更應加強藥品的防潮措施。

三、避光保存:藥品的防護屏障

光線,這位無形的化學反應大師,對某些藥品的穩定性起著舉足輕重的調節作用,特別是針對含有光敏成分的藥品而言。因此,避光保存成為夏季藥品儲存的關鍵環節。

1. 采用遮光/避光盒

對于需要遮光、避光保存的藥品,例如維生素類、硝酸甘油等,建議采用遮光/避光盒進行封裝,例如棕色瓶或黑色包裝材料包裹的無色透明或半透明遮光/避光。這些避光盒仿佛銅墻鐵壁,堅不可摧,有效地將光線拒之門外,為藥品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線。

2. 維持原包裝

部分藥品的原包裝具有良好的避光性能,例如鋁箔板包裝的片劑、棕色瓶裝的藥品等。在使用藥品時,應保持原包裝的完整性,避免隨意更換容器。若必須更換容器,應選擇具備避光功能的容器。

3. 防止陽光直射

無論是未開封還是已開封的藥品,均應避免陽光直射。在存放藥品時,應選擇陰涼或背光處,避免將藥品放置在窗臺、陽臺等陽光直射的區域。

四、藥品分類儲存:藥品的“整理箱”原則

為確保藥品管理的高效與安全,應嚴格執行藥品分類儲存原則,從而提升取藥效率,有效預防藥品混淆與誤用情況的發生。

1. 內服藥與外用藥的分隔

內服藥與外用藥必須實行嚴格的分隔儲存措施,以避免潛在的混淆和誤用風險。建議使用色彩鮮明的標簽或標識系統加以明確區分,以便在緊急時刻迅速識別并獲取所需藥品。

2. 兒童用藥的特殊儲存

兒童用藥應特別存放于兒童無法接觸的區域,以防止兒童誤食引發中毒事件。建議使用配備安全鎖的藥品柜或抽屜進行儲存,以確保用藥安全。

3. 特殊藥品的密封與適宜環境儲存

針對具有特殊氣味或揮發性的藥品,如中藥材、精油等,需采取密封保存措施,以防其氣味干擾其他藥品或造成揮發性成分損失。此外,這些藥品還應存放在干燥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以避免潮濕引起的霉變問題。

五、周期性檢驗:藥品的“健康檔案”

為保障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周期性檢驗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該過程涉及對藥品的有效期限進行核查、對藥品的物理性質和色澤進行觀察等。

1. 核查有效期限

在使用任何藥品之前,必須對其有效期限進行核查,以確保藥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保持安全有效。對于臨近有效期的藥品,建議優先考慮使用或咨詢藥師,以評估其是否仍適宜繼續使用。一旦藥品超過有效期限,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適當措施進行處理,以防止可能對健康造成的風險。

2. 觀察藥品的物理性質和色澤

定期檢查藥品的物理性質和色澤同樣至關重要。若發現藥品出現變色、變形、沉淀、異味或瓶口出現霉斑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尋求藥師或醫療機構藥房人員的幫助。這些異常現象可能是藥品變質的跡象,包括藥效減弱、產生有害物質,甚至引發過敏反應,繼續使用將可能對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3. 記錄開封時間

對于已經開封的藥品,應在包裝上明確標注開封時間。這一措施有助于提醒使用者及時用完藥品,并避免使用過期藥品。同時,通過記錄開封時間,我們可以有效監控藥品的保存期限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六、特殊劑型藥品的儲存要點

除遵循上述通用儲存原則外,不同劑型的藥品在夏季儲存時需注意以下特殊事項。

1. 片劑/膠囊劑

多數片劑和膠囊劑適宜在室溫(10℃-30℃)的陰涼干燥處保存,濕度應控制在35%~75%以防止藥品吸潮或降解。防潮至關重要,因此務必避免將此類藥品置于潮濕場所,例如浴室等。拆封藥品后,請務必擰緊瓶蓋,并妥善保留瓶內的干燥劑,以確保藥品干燥。鋁箔板包裝的片劑因具備良好的避光性能而備受推崇,而棕色瓶裝的藥品,則建議保持原包裝,以維護其獨特性質。

2. 軟膏/乳膏劑

室溫條件下,多數軟膏與乳膏劑均可妥善保存,但務必留意高溫環境可能導致的分層或油質析出現象。因此,在使用軟膏或乳膏后,務必擰緊管口,防止細菌、灰塵等外界污染物進入。同時,為了保障藥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建議將其存放在25℃以下的適宜環境中。

3. 栓劑

栓劑應妥善保存在2-8攝氏度的冷藏環境下,以確保其形態和藥效的穩定,避免因溫度不當導致的質量受損。在使用栓劑前,應提前將其取出,待其稍微回溫后再使用。剩余栓劑應及時歸置冰箱,以防溫度變化頻繁削弱藥效。

4. 噴霧劑(氣霧劑、粉霧劑)

噴霧劑應妥善存放于室溫環境,避免置于溫度超過30℃或陽光直射的地方,以防止其易燃性增加或因高溫導致的藥效變質。高溫環境下,噴霧劑罐內壓力可能劇增,存在安全隱患,如爆炸風險。此外,藥品可能因高溫而變質失效。在使用噴霧劑時,要避免撞擊或拆解,以免損壞藥罐結構。

5. 口服液體藥品

一項由寧波市藥品檢驗所進行的實驗研究指出,口服液體制劑在開封后若未妥善儲存,例如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敞口存放,微生物滋生的風險顯著增加。實驗結果顯示,在第7天時,部分樣品的霉菌和酵母菌總數已超出藥典規定的微生物限度標準。因此,為了確保藥品安全和療效,對于開封后的口服液體制劑,必須嚴格遵循說明書或專業人員的指導進行妥善儲存。糖漿劑、混懸劑、無防腐劑口服液等不同類型的口服液體藥品在開封后的儲存條件各不相同。總體而言,這些藥品在開封后均須置于避光、密封的環境中保存,部分還需冷藏或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并強烈建議盡早使用完畢。

夏日藥品儲存之道,你是否已掌握?

夏季高溫潮濕的環境對藥品的儲存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為了確保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藥品儲存方法。這包括控制溫度、防潮防濕、避光保存、分類存放以及定期檢查等方面。同時,對于不同劑型的藥品,我們還需要了解其特殊的儲存要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養成良好的藥品儲存習慣,將藥品放置在適宜的環境中,避免高溫、潮濕、陽光直射等不利因素對其造成影響。同時,也要定期對藥品進行檢查和清理,確保藥品的質量和療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需要時放心地使用藥品,為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 科學藥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