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
近期,在《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叫做LaKe的藥丸,LaKe藥物的發現被媒體譽為是健康科技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那么,這種神奇的藥丸到底是什么,它又先進在哪呢?
這種叫做LaKe的藥丸,從成分形式來看屬于是一種簡單的酯類,是L-乳酸和1,3-丁二醇之間的分子雜合體,而1,3-丁二醇則是β-羥基丁酸,一種酮體的前體。Lake藥丸能在各種生理條件下快速水解轉化,提升體內乳酸鹽和酮體的水平。乳酸鹽和酮體是重要的線粒體燃料和循環信使,在健康促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只有通過運動后才能獲得其在體內大量的提升。這也就意味著LaKe能夠實現讓食用者獲得類似于跑步10公里的健康效果,而這就是它的先進性所在。
“吃一粒相當于跑10公里”究竟具體指的是什么呢?有了這個藥丸真的就不需要運動了嗎?
原來,奧胡斯大學團隊利用老鼠在食物與飲水都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分別給與Lake藥丸和安慰劑,觀察到的結果是口服LaKe后可以增加體內的乳酸和β-羥基丁酸水平,這種情況與人體在運動產生的自然代謝反應非常類似。乳酸能參與介導運動對人類生理學的眾多生理效應,在運動后的幾分鐘內體內會顯著升高,甚至能夠達到從微摩爾級躍升至毫摩爾級。同樣的現象也會表現在運動期間的β-羥基丁酸水平上。而且,現有研究已證實乳酸和β-羥基丁酸不僅是優良的線粒體燃料,更是重要的細胞信使。不僅如此,口服LaKe藥丸還實現了乳酸等物質在血漿水平的受控、系統性升高,并引發與這些代謝物相關的預期生理反應,例如減少脂肪分解和增加食欲抑制化合物乳酸基苯丙氨酸。這就是吃了一粒LaKe藥丸能夠獲得類似于跑步10公里說法的由來。
但是,吃藥丸獲得的效果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運動,更不能去替代運動,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方面,藥物帶來的效果只是體內乳酸和β-羥基丁酸水平的變化,而運動帶來的健康效益往往是多方面綜合性的。還包括增加身體協調性,增加肌肉的力量性,強化心肺功能等。而且,在運動過程中大腦還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讓身體感受到愉悅和輕松,這也就是運動會上癮的原因。如果僅依靠藥丸而不運動,這些效果是無法獲得的。另一方面,通過藥物誘導乳酸和β-羥基丁酸升高的安全性如何,是否會產生不良效應或者依賴性,在研究中并沒有完全闡述清晰。所以,認為口服一粒藥就等同于跑步10公里的說法,其實還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目前,LaKe藥丸所帶來的效果研究還停留在動物研究上,從既往藥物研發情況來看,從動物研究到臨床試驗,再到獲得藥監部門批準上市,如果獲得成功起碼也需數年的時間。一旦真正獲批,最大可能性將用于體重的管理。
說起體重管理,現實中有不少人想減肥又不想流汗運動,找了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比如,靠餓肚子或吃代餐減肥,到頭來卻落得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肥胖的根源在于攝入大于消耗,嚴格控制飲食確實能在短期內快速瘦下來。但導致的結果是,在嚴格餓的階段,熱量以外其他營養物質攝入也急劇下降,比如鐵和維生素B族,瘦下來的同時也會免疫力低下,還會出現貧血等問題。而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由于沒有運動作為能量消耗的開源,體重會很快反彈回來。
所以,想要長效的維持健康體重,最佳的方式是在控制每日總熱量基礎上,選擇一種適宜的運動來增加熱量的消耗。而且,這種飲食和運動還要以習慣的形式長期堅持下來,才能夠維持健康的體重。
本文為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張宇 營養學博士
審核:陶寧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