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每天1杯無糖飲料患糖尿病風險增38%#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引發(fā)大量討論
微博截圖
熱搜說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僅喝一杯含有人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8%,而喝含糖飲料所導致的糖尿病風險僅增加23%。懷疑可能是人造甜味劑會干擾血糖水平或破壞腸道細菌等,進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
不少網(wǎng)友擔心
無糖飲料不能喝了
那么,這個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
甜味劑影響血糖水平的真相是?
先說答案:最新研究存在很多問題,大家大可不必過于擔心。甜味劑幾乎不會影響血糖水平,目前作為替代糖的一種選擇,其已被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可以給高血糖人群提供更豐富多樣的食物選擇。
什么是甜味劑
甜味劑,簡單來說就是賦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質(zhì)。在食品工業(yè)中,甜味劑應用廣泛。添加了甜味劑后,飲料喝起來清甜爽口,蛋糕吃起來香甜松軟,而且還能讓食物放得更久、口感更好。
按照來源,甜味劑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甜味劑:這類甜味劑一般是直接從食物中提取的,比如從羅漢果中提取的羅漢果甜苷、從甜葉菊中提取的甜菊糖苷等。另一類是人工合成甜味劑: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及甜蜜素等都屬于這一類,這類甜味劑因為甜度高、成本低,被廣泛用在各種蛋糕、飲料和蜜餞中。
“0蔗糖”≠“0甜味劑”很多人有這樣一個常見誤區(qū):“0蔗糖”意味著食品不含糖、更健康。
甜味劑的種類很多,按照化學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可以分為糖類和非糖類,其中糖類甜味劑除了蔗糖,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和乳糖等糖類物質(zhì),它們雖然是天然甜味劑,但是由于長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營養(yǎng)素,在我國不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非糖類甜味劑則包含天然和人工合成甜味劑。
因此,“0蔗糖”并不等于無糖。“0蔗糖”只是表明產(chǎn)品中不含蔗糖,但是可能會添加糖類甜味劑和阿斯巴甜、安賽蜜、甜味素等非糖類甜味劑來保證食品的甜味。
最新研究是怎么回事?這項最新研究是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協(xié)作隊列研究(MCCS),共納入36608名40–69歲澳大利亞人,通過食物頻率問卷(FFQ)記錄含糖飲料(SSB)與人工甜味劑飲料(ASB)的攝入頻率,糖尿病通過自我報告問卷確認,76%由醫(yī)生驗證,平均隨訪13.9年。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每天僅喝一杯含有人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8%,喝含糖飲料所導致的糖尿病風險僅增加23%。
不過,這個研究其實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這個研究中的飲食與疾病數(shù)據(jù)均為自報,存在很大誤差。飲食數(shù)據(jù)是采用FFQ(食物頻率問卷)方法獲得的,這種方法是根據(jù)自己的記憶進行填報,往往有很大偏差,無法準確反映真實攝入情況。
其次,研究結(jié)果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偏倚。雖然研究進行了敏感性分析,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因已有代謝異常等問題而改變飲料攝入行為的可能性。
另外,這個研究只研究了澳大利亞人群的情況,并不適用于所有人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研究是一個隊列研究,它得出的結(jié)果只是相關(guān)性,并無法證實因果,也就是說無法證明就是甜味劑導致了糖尿病。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和吃糖沒有直接關(guān)系,更不用說甜味劑了。預防糖尿病關(guān)鍵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好體重。只要能做到這些,平時適量享用零食、甜品和飲料,也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還能喝無糖飲料嗎?實際上,甜味劑已經(jīng)被全球上百個國家安全使用了近百年。目前世界上的評估結(jié)果都認為,按照相關(guān)法規(guī)標準使用甜味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喜好甜食的糖尿病患者可適當攝入糖醇和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導》指出,糖尿病患者適當攝入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食品/飲料是安全的。
所以,如果你喜歡喝點甜味飲料,相比含糖飲料,用甜味劑的無糖飲料還是不錯的選擇,適量喝不用擔憂。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