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日降雨影響
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14條中小河流
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據了解
今年入汛以來
我國中小河流洪水頻發重發
貴州柳江上游都柳江、
廣東北江支流綏江等河流
發生了有實測資料以來的最大洪水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
此前在多次防汛會商上強調
要盯緊中小河流洪水等薄弱環節
為什么中小河流防洪難?
中小河流指的是
流域面積2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
據統計
我國中小河流約1萬條
沿線分布著眾多的城鎮、鄉村、農田
和重要基礎設施
防洪任務艱巨而繁重
根據2022年中國統計年鑒
共有1447座縣級及以上城市、
4.9億人口、4.1億畝耕地、
3.0億畝基本農田分布在中小河流沿線
近年來
我國中小河流洪澇災害頻繁發生
已成為洪澇災害損失的主體
首先
從自然地形特點看
約80%的中小河流分布在山丘區
山區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洪水主要由局地短時強降雨引發
暴雨洪水突發性強
洪水陡漲陡落
屬于突發性洪水
其次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
使得下墊面變化劇烈
改變了天然產匯流規律
對中小河流影響尤為凸顯
6月25日,榕江縣城旁邊的河道 圖片源自澎湃新聞
最后
中小河流水文資料相對匱乏
大多數中小水庫塘壩沒有流量監測資料
導致短歷時洪水預報整體水平不高
進一步增加了防洪工程調度難度
具體來說
①
中小河流洪水常常發生在夜間
洪水預報制作時間難以把握
②
由于中小河流大多位于
水文監測資料短缺的山丘區
傳統基于歷時場次洪水的經驗預報方法
難以有效應用
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區
超滲產流理論和預報模型存在不足
中小河流洪水預報精度不高
③
傳統預報方法是基于2至6小時的報汛
而中小河流洪水歷時通常在2至12小時
給洪水預報預見期留出的時間有限
因此
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
延長預見期
是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的方向之一
2023年
水利部印發《中小河流治理建設管理辦法》
明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
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放在系統治理的首要位置
切實提升中小河流行洪和防洪能力
同時印發《中小河流治理技術指南(試行)》
明確因地制宜分類提出不同分區河流的
治理任務、方案和措施
完善防洪工程措施
比如
山丘區河流一般以防護工程為主
盡量減少新建堤防
而在平原河網區
就要考慮在蓄排措施基礎上
統籌河道疏浚、堤防建設等
協同推進洪澇治理
減少河床泥沙淤積現象
減少水流阻力
增加過流能力
延長河道壽命
在疏浚過程中的河床黏土、砂卵石等
可作為河道兩岸加高的材料
實現防洪堤岸的有效性加固
四川省蘆山縣境內的水利測雨雷達 圖片源自川觀新聞
2024年
水利部聯合財政部
印發《全國中小河流治理總體方案》
統籌推進以流域為單元的
中小河流系統治理
明確到2025年
要補齊中小河流防洪突出薄弱環節
到2030年
基本建立中小河流防洪工程體系
到2035年
全面完成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治理
系統建立中小河流防洪工程體系
此外
近年來
水利部不斷推進測雨雷達建設
提升監測預報能力
加大在暴雨洪水易發區、
山洪災害易發區
布設水利測雨雷達的力度
進一步增強
對****短時強降雨的感知預警能力
延長洪水預見期
今年入汛后
水利部加強了對可能影響城鎮的
中小河流洪水預警
緊盯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
充分運用已建成的測雨雷達
和共享的氣象降水預報
實現預警信息靶向發送
有針對性指導地方強化防御措施
提高預警精準度
強化中小河流洪水防控能力
讓它們成為
小而美
美而安全的河流
參考資料丨中小河流洪水預報預警問題與對策及關鍵技術應用、中小河流洪水防控與應急管理關鍵技術的思考、全國中小河流治理模式和投資規律研究、新時期中小河流治理對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中國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