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甲醛中毒事件屢屢被報道。近日,杭州一名女孩因臥室囤積大量“二次元”徽章,在夏季密閉高溫環境中吸入過量甲醛,導致呼吸困難、咳嗽不止,最終被緊急送醫。這一事件提醒我們,甲醛這一“無色有害氣體”,并不只藏在新裝修的房子里,而是潛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于本身體質較弱、呼吸系統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來說,更應警惕甲醛帶來的健康威脅。老年人應該如何防范這種隱形的“健康殺手”?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主任袁春云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甲醛“中毒”?

甲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有機化學物,廣泛用于家具粘合劑、塑料、紡織品、涂料等工業產品中。它釋放期長、揮發慢,可在室內持續釋放3~15年。當溫度升高或通風不暢時,釋放量會顯著增加。

甲醛中毒,指在短時間內暴露于高濃度甲醛中,多發生于新裝修、家具密集、新物品密閉使用等場景。表現為咽痛、眼澀、呼吸困難、皮疹、頭暈等急性癥狀,嚴重者需緊急治療。

“長期暴露”的危害與甲醛“中毒”并不相同,長期低濃度暴露更為隱蔽,常見于室內空氣污染持續存在而通風不良的情況,可能引起慢性氣道炎癥、失眠、記憶力下降,甚至誘發腫瘤形成,屬于慢性健康風險。

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受甲醛的危害?

1. 老年人肺功能減退,對刺激性氣體的耐受力變差;

2. 老年人多患慢性病,如慢阻肺、哮喘、心臟病等,甲醛可加重這些病情;

3. 老年人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因空氣污染誘發感染或免疫失調;長期接觸甲醛還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家中這些地方可能“藏毒”,你知道嗎?

很多人誤以為甲醛只存在于新裝修的房子里,實際上,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品也可能成為甲醛的污染源,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喜歡囤積的物品更容易被忽視。例如:

1. 新購的人造板家具如衣柜、櫥柜、書架,合成材質的床墊、窗簾和地毯,其填充物可能含有甲醛;

2. 新包裝材料像床墊、沙發、電子產品等帶有塑料膜包裝的新物品,其膜層容易積聚和釋放揮發性有機物;

3. 塑料花、收納箱、裝飾掛件、紀念擺件等塑料制品;

4. 一些紙質物品如海報、掛歷、包裝盒,如果使用了劣質油墨或膠水,也可能釋放甲醛。

5. 尤其在密閉空間中大量堆放盲盒、徽章等小物件,甲醛等有害物質容易積聚,增加中毒風險。

老年人如何預防甲醛中毒?

1. 新物品,別急用!通風是第一步

無論是新買家具、床墊、衣物,還是子女送來的新禮物,如果聞起來有明顯刺激氣味,應先放在陽臺或空房間充分通風1-2周以上,再投入使用。

2. 家里要通風,不怕“吹風”

很多老年人怕“受風著涼”,習慣整天關窗。但其實開窗通風是清除室內污染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建議每天早晚各通風30分鐘以上,尤其在夏天高溫天氣更應加強通風。

3. 空氣凈化器要科學使用,不能替代通風

市面上部分空氣凈化器帶有“除甲醛”功能,可作為輔助凈化手段,但需配合開窗通風使用,并定期更換濾網。切忌長時間緊閉門窗只依賴凈化器,這樣反而可能導致空氣污染物積聚。

4. 合理擺放物品,避免堆積“藏毒”

有些老年人喜歡囤積生活用品或紀念品,但密集擺放物品不僅影響通風,還可能導致甲醛等污染物積聚。建議定期清理,減少密封空間的存儲壓力。

5.認清商標標識,慎選“三無”產品

購買家具、家電、生活用品時,務必查看是否具有國家環保認證標識(如“十環認證”“CQC認證”等)。不貪圖便宜、不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尤其避免氣味刺鼻、材質模糊的產品,這些很可能是“甲醛重災區”。

中醫專家怎么看?

老年病科主任袁春云介紹,中醫認為甲醛屬“穢濁之氣”,易傷肺臟,擾亂氣機。老年人肺氣本虛,正氣不足,尤易中“毒邪”。《黃帝內經》曰:“避其毒氣,安其居處。”中醫養生防病主張“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建議老年人可通過以下方法提升抵抗力:

**1. 佩戴香囊避穢清神:**使用艾葉、藿香、佩蘭、蒼術等中草藥制作香囊,隨身佩戴或懸掛于室內,具有一定的祛濕化濁、芳香辟穢功效。

**2. 常飲宣肺潤燥之品:**如羅漢果、麥冬、百合、桔梗泡茶,有助于清肺降火,舒緩呼吸道不適。

**3. 太極、八段錦強身健肺:**適當戶外活動可增強肺活量,改善血氧循環,有利于降低污染物對身體的傷害。

溫馨提醒,以上中醫方法為健康促進的“輔助措施”,不能替代源頭治理與通風凈化等科學手段。老年人如出現明顯不適,應及時就醫,不可依賴偏方或自行處理。

甲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的危害卻真實存在。對于老年人來說,預防甲醛中毒不僅是一種健康自保,更是守護晚年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只要注意源頭控制、科學通風、合理擺放、主動調理,就能有效降低甲醛對身體的傷害。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老年病科 熊浙冶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