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沙持續35℃以上的高溫天氣,門診里因心慌、手抖、消瘦來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
上周接診了一位32歲的女性患者,最近兩個月總覺得心慌、手抖,體重下降了8斤,但飯量反而比之前更大。她說:“葉醫生,我本來以為是天氣太熱、工作壓力大導致的,但同事提醒我脖子好像有點腫,這才來檢查。”
夏季高溫、疲勞、免疫調節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今天,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就來聊聊甲狀腺健康,以及如何識別甲亢的早期信號。
一、 甲亢的本質:不只是“代謝快”
很多患者初次就診時會問:“醫生,我是不是新陳代謝太好了?”其實甲亢的本質是甲狀腺激素過量,會把身體帶入“超頻狀態”——這種狀態不是健康的表現,而是一種需要干預的病理現象。
我國約1.22%成人患有甲亢,其中20-40歲女性占比最高,男女比例達1:4。值得警惕的是,約30%的亞臨床甲亢患者(僅TSH降低,T3/T4正常)會發展為典型甲亢。
二、夏季甲亢高發?三大誘因需警惕
1. 高溫應激:持續炎熱會激活交感神經,加重甲亢的心悸、多汗癥狀;
2. 紫外線影響:有研究發現,強烈日照可能觸發自身免疫反應(Graves病主要病因);
3. 飲食變化:夏季海鮮攝入增加,過量碘攝入可能成為誘因。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內科葉朝陽副主任醫師提醒:在臨床中,很多患者初期都認為心慌、乏力是天氣炎熱或工作勞累所致。尤其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群,更容易忽略這些信號。等到出現明顯消瘦、持續心悸甚至并發癥時才就診,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干預時機。
三、識別甲亢:這些癥狀別當成"天熱難受"
持續心慌:安靜狀態下心率>100次/分鐘,夜間平臥時自己能聽到心跳;
異常怕熱:在空調房仍大汗淋漓,與周圍人形成明顯對比;
體重銳減:1個月內下降超過正常體重10%就要警惕;
神經興奮:手抖(端碗時筷子明顯抖動)、焦慮易怒(常因小事大發雷霆)。
特征性表現:
? 眼球突出(約50%Graves病患者出現);
? 脛前黏液性水腫(小腿皮膚增厚如橘皮);
? 甲狀腺腫大(頸部增粗,觸摸有震顫)。
誤區提醒:老年甲亢癥狀常不典型,可能僅表現為消瘦或房顫,容易漏診。
四、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因
常見檢查為采靜脈血查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抗體、肝腎功能、血常規、心電圖、甲狀腺超聲、眼球后的CT或者磁共振檢查、甲狀腺131I攝取率、甲狀腺核素掃描等。
五、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治療選擇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各有特點:
六、日常生活管理要點
? 飲食管理:不需要“談碘色變”,但過量或不足都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
?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過度勞累和連續高強度工作。
? 心理調適:學習壓力管理,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影響免疫系統。
? 定期篩查:自測晨起靜息心率(>90次/分提示控制不佳),定期復查甲功;高危人群建議每年篩查。
甲狀腺健康,從日常點滴做起!
甲亢雖常見,但可防可控。如果您或家人出現心慌、手抖、異常怕熱等癥狀,請及時就醫檢查。對于正在治療的患者,請記住:規范用藥、定期復查是關鍵。
甲狀腺需要我們細心呵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才能遠離甲亢困擾。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黃倩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黃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