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天1杯無糖飲料患糖尿病風險增38%#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大量討論。

微博截圖

熱搜說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僅喝一杯含有人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8%,而喝含糖飲料所導致的糖尿病風險僅增加23%。懷疑可能是人造甜味劑會干擾血糖水平或破壞腸道細菌等,進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

不少網友擔心,無糖飲料不能喝了。那么,這個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不能喝無糖飲料了嗎?

先說答案:最新研究存在很多問題,大家大可不必過于擔心。甜味劑幾乎不會影響血糖水平,目前作為替代糖的一種選擇,其已被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可以給高血糖人群提供更豐富多樣的食物選擇。

最新研究是怎么回事?

這項最新研究是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協作隊列研究(MCCS),共納入36608名40–69歲澳大利亞人,通過食物頻率問卷(FFQ)記錄含糖飲料(SSB)與人工甜味劑飲料(ASB)的攝入頻率,糖尿病通過自我報告問卷確認,76%由醫生驗證,平均隨訪13.9年。

結果發現,每天僅喝一杯含有人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8%,喝含糖飲料所導致的糖尿病風險僅增加23%。[1]

不過,這個研究其實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這個研究中的飲食與疾病數據均為自報,存在很大誤差。飲食數據是采用FFQ(食物頻率問卷)方法獲得的,這種方法是根據自己的記憶進行填報,往往有很大偏差,無法準確反映真實攝入情況。要知道,很多人連自己昨天中午吃了什么、吃了多少都記不清楚。雖然76%的糖尿病病例由醫生確認,但仍可能存在漏報或誤診。

其次,研究結果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偏倚。雖然研究進行了敏感性分析,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因已有代謝異常等問題而改變飲料攝入行為的可能性。比如,因為血糖高了,開始改喝無糖飲料了;或者因為自己家里有親屬得糖尿病了,他發現自己是高危人群了,也開始喝無糖飲料。

另外,這個研究只研究了澳大利亞人群的情況,并不適用于所有人群。要知道,最近哈佛大學也發表了一項美國人喝含糖飲料和無糖飲料的研究結果,結論是無糖飲料沒那么好,但比含糖的好一點。[2]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研究是一個隊列研究,它得出的結果只是相關性,并無法證實因果,也就是說無法證明就是甜味劑導致了糖尿病。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還能喝無糖飲料嗎?

實際上,甜味劑已經被全球上百個國家安全使用了近百年。目前世界上的評估結果都認為,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適量食用甜味劑幾乎不會影響血糖水平,目前作為替代糖的一種選擇,甜味劑已被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可以給高血糖人群提供更豐富多樣的食物選擇。[3]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喜好甜食的糖尿病患者可適當攝入糖醇和非營養性甜味劑。[4]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導》指出,糖尿病患者適當攝入非營養性甜味劑食品/飲料是安全的。[5]

所以,如果你喜歡喝點甜味飲料,相比含糖飲料,用甜味劑的無糖飲料還是不錯的選擇,適量喝不用擔憂。

總的來說,甜味劑是減糖的一個選擇,但想要健康,關鍵還是要做到合理膳食、吃動平衡,包括主動控制對甜食、甜味的過度追求。如果人們不能降低對甜味的喜好和追求,那么“不用甜味劑”的建議就意義不大,因為大家就會為了追求甜味又改回去吃糖了。

大家還是要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逐漸改變喜歡吃甜的習慣,只是把它當做偶爾、少量的享受。

另外,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好體重。只要能做到這些,平時適量享用零食、甜品和飲料,也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參考文獻

[1]Kabthymer RH, Wu T, Beigrezaei S, Franco OH, Hodge AM, de Courten B. The association of 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with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Diabetes Metab. 2025 May 16:101665. doi: 10.1016/j.diabet.2025.101665.

[2] Pacheco LS, Tobias DK, Haslam DE, Drouin-Chartier JP, Li Y, Bhupathiraju SN, Willett WC, Ludwig DS, Ebbeling CB, Hu FB, Guasch-Ferré M. Sugar-sweetened or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US adults. Diabetologia. 2025 Apr;68(4):792-800. doi: 10.1007/s00125-024-06351-w. Epub 2025 Jan 8. PMID: 39774686; PMCID: PMC11950089.

[3]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 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22)[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23, 57(4):457-460.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221117-01119.

[4]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 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21, 41(5):482548.DOI: 10.3760/cma.j.cn1213832021082508063.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導(WS/T 4292013)[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3

策劃制作

出品丨科學辟謠 光明網

作者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