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主要經伊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關節和肌肉疼痛,多數患者1周內會好轉,但30%~40%患者關節疼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具有較大健康危害。

一、基孔肯雅病毒如何傳播?

新田縣中醫醫院專家提醒: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過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叮咬傳播,在我國傳播媒介主要為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

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癥期的人或動物后,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并到達唾液腺內增殖,經2至10天的外潛伏期再傳播。

罕見情況下,可發生經輸血或接觸患者血液導致傳播和母嬰傳播,但該病毒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引發人間傳播,也不會通過咳嗽、打噴嚏傳播。

二、基孔肯雅熱的流行癥狀有哪些?

大多數感染者會在帶毒蚊蟲叮咬后 3—7天(范圍為1—12天)后,開始出現癥狀,常見為突然發熱和關節疼痛,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劇烈的關節疼痛可導致行動困難。

其他癥狀還包括頭痛、肌肉痛、關節腫脹、皮疹、惡心、疲勞等。偶有引發眼部、心臟及神經系統并發癥的報道。

這些癥狀與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感染等其他感染的癥狀類似,病例可能被誤診。重癥高風險人群包括圍產期感染的新生兒、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多數患者一周內會好轉,部分病例關節疼痛的癥狀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三、如何治療基孔肯雅熱?

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基孔肯雅熱的藥物。臨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療。充分休息、補充液體以及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部分癥狀。在排除登革熱之前,勿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以降低出血風險。

四、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蟲叮咬。具體措施包括使用驅蚊劑、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使用0.5%氯菊酯處理外衣物、選擇裝有紗窗紗門的住所、使用蚊帳等。

五、旅行者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出發前旅行者需查閱目的國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區正在發生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的基孔肯雅熱感染風險。

部分旅行者(如孕婦)可依據此類信息判斷是否應避免前往該地區。

在暫無疫情但存在感染風險升高的地區,計劃停留較長時間或前往正發生暴發疫情的地區的人,可前往旅行門診或者醫療機構咨詢醫務人員,出行時,宜攜帶含有避蚊胺、??ㄈ鸲?、檸檬桉油、對薄荷烷二醇等活性成分的驅蟲劑,并按照說明使用。

也可使用經0.5%氯菊酯處理的衣物和裝備(如靴子、襪子、帳篷),使用蚊帳、穿寬松的長袖上衣和長褲。盡可能選擇配備紗窗紗門的住宿場所。

旅行結束后2 周內仍需預防蚊蟲叮咬,確保旅行者不會因隱性感染,將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病原體帶入境內,導致傳播。

旅行歸來后,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或皮疹癥狀,請及時就醫,并說明旅行時間和地點,以盡快得到診治。

六、個人和家庭如何防蚊滅蚊?

1.個人防護

疫點周邊或蚊蟲活躍區域,居民應做好個人防護,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必要時使用驅蚊液、驅蚊貼等產品。室內可安裝紗門紗窗,夜間睡眠時使用蚊帳。

2.室內積水管理

水培植物如富貴竹應每3—5天徹底換水,同時沖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也可投放滅蚊幼劑或采用物理隔斷方式防蚊。定期檢查飲水機水槽、冰箱底部水盤等隱蔽處防止積水。

3.天臺、陽臺及門前屋后積水管理

屋頂反墚、排水槽等應定期疏通,避免堵塞積水。陽臺、天臺、庭院內的雜草、花盆、泡沫箱、廢棄瓶罐等容器應及時清理,閑置容器應倒扣放置,儲水容器如水缸應加蓋,廢棄容器徹底清除。

竹筒、樹洞應進行封堵或改造,蓮花池養魚防蚊。空調冷凝水應及時排凈,廢棄輪胎在底部打孔或避免露天放置。下水井進行防蚊封堵,有條件的建議將明溝改為暗渠。

4.室內滅蚊

室內可使用合格的殺蟲氣霧劑、蚊香液、盤香等減少蚊蟲叮咬。

使用發煙滅蚊片或全屋用殺蟲氣霧劑施藥時,應先關閉門窗,施藥后人員離開,30分鐘后再開窗徹底通風后方可進入。如室內如發現有成蚊滋擾時,應及時開展室內滅蚊。

此外,蚊蟲較多區域,可配合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物理滅蚊工具。

七、常見蚊媒孳生地有哪些?如何清理

1.家庭及個人工作場所。重點關注水生植物、花盆托盤、

水桶、閑置瓶罐、儲水缸、院內排水溝等,主要采取翻盆倒罐、加蓋、水培改為沙土種植植物、疏通水溝、投放滅蚊幼劑等方式。

2.小區、單位、工地等公共區域。對室內外孳生地進行清理,重點關注綠化帶、停車場、垃圾或雜物暫存點、地下車庫集水井、排水溝、樓梯間、樓房反墚及雨水溝、建筑物凹陷處等,主要采取清理衛生死角、翻盆倒罐、沙土填埋、投放滅蚊幼劑等方式。

3.公共場所及外環境。重點關注綠化帶、公共停車場、垃圾或雜物堆放點、廢棄輪胎、市政管網的管道井、集水井、排水溝、樓梯間、樓房反墚及雨水溝、建筑物凹陷處等,主要采取清理衛生死角、盆倒罐、疏通和清除淤積、沙土填埋、投放滅蚊幼劑等方式。

4.其他需重點關注的蚊媒孳生地。重點加強對空置屋尤其是城中村的露天老宅、戶外垃圾、雜物堆放處、閑置地衛生死角等重點場所的孳生地清理,降低蚊蟲孳生風險。

來源:新田縣中醫醫院 文化建設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新田縣中醫醫院 文化建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