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肝炎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的重視。過去病毒性肝炎是我國最常見的肝病。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逐漸改善,病毒性肝炎在我國的流行狀況在近十年來得到了明顯的控制。如今,困擾中國人的肝病是脂肪肝。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摘掉了“乙肝大國”的帽子
以前,我國被稱為“乙肝大國”,乙肝病毒感染率曾高達10%。另外,像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這兩種消化道傳染的肝病,曾在我國有過區域性的大流行。還有丙型肝炎,這種以輸血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慢性肝臟疾病,以前在我國也非常多見。
乙肝病毒不僅會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乙肝導致的慢性肝炎患者還容易發展轉為肝硬化患者,少部分轉變為肝癌患者。因此,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人提“乙肝”色變,甚至會影響乙肝攜帶者的就業和生活。
但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那個提到肝炎人人自危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雖然還沒有針對乙型肝炎的根治性藥物,但疫苗防疫是個有效的突破口。2001 年,國家下發了《衛生部、財政部關于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的通知》,將乙肝疫苗納入全國兒童計劃免疫范圍,新生兒出生當天就可以免費接種,這使得新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大大減少。到今天我國人群整體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經下到降到 6%,摘掉了“乙肝大國”的帽子。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另外,隨著衛生狀況的改善和甲肝疫苗、戊肝疫苗的上市,這兩種消化道傳染病也被有效地控制。
對丙型肝炎來說,雖然還沒有研究出相應的疫苗,但是目前已經有了針對丙肝病毒的直接抗病毒藥物,服藥三個月就可以讓丙肝患者得到痊愈,所以丙型肝炎也不再是一個嚴重威脅健康的公共問題。
小心脂肪肝
以前走進肝病科,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多,現在走進肝病科,得脂肪肝的人多。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肥胖成為人民群眾健康的一個重要威脅。作為代謝綜合征的一個重要組成成份,脂肪肝這種曾經的“富貴病”逐漸變成了我國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目前中國的肥胖發生率能夠達到 50% 以上,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率也在 30%~40% 。
脂肪肝就是因為脂肪在肝臟內的沉積,從而導致的代謝性肝病。脂肪肝的成因和肥胖的成因是完全一致的。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食物里的營養成分,經過腸道被吸收進入血液之后,首先被運輸到了肝臟里。那些負責能量供應的物質——糖類(就是我們所吃的米飯、面食等主食的主要成分)和脂肪會在肝臟里面暫時儲存,然后根據身體的營養狀況和能量消耗情況決定它們的下一步去向。
當人體營養狀況比較差,或者體力活兒干得比較多時,糖類和脂肪就會被運往全身各處的細胞里面,最終被氧化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供給身體。
相反,當人體的營養過剩,或者體力活動較少時,這些能源物質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被儲存起來,以備將來食物缺乏時慢慢使用。這些儲存在人體內部的脂肪,除了分布在皮下、腹部、臀部等外周組織外,更多的會被儲存在肝臟這個可以稱得上是“近水樓臺”的營養物質直接處理器官中。因此,脂肪肝會同肥胖相伴而行。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小心酒精肝
除此以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酒人群也在逐漸增多。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一類致癌物,可以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酒精(也就是乙醇)進入肝臟之后,會在肝細胞里的線粒體被氧化,先變成乙醛,又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再次被氧化變成乙酸。
酒精在肝臟內的氧化過程,有點類似把煤炭放進火爐子里去燒,“煤炭”是酒精,“火爐子”是在肝細胞里面的線粒體。點一把火在火爐子燒的時候,火爐子經常會被熏黑,這說明周圍環境會受到火的影響,而且還是不好的影響。肝細胞里的線粒體也是一樣的,我們喝的酒越多,在線粒體中發生的氧化反應越多,線粒體就像火爐子一樣會受到越多的損傷。多次損傷之后,線粒體里的酶(就是所謂的轉氨酶)就會被釋放出來,進入血液,最后導致抽血化驗時肝功異常。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日常護肝
注意這兩點
從上文可知,肝臟的保養其實很簡單,因為生活方式里面能損傷肝臟的就這么兩件事。只要注意這兩件事兒,肝臟的保養就算完成了。
1
肥胖
得脂肪肝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吃得多,運動少”,脂肪在體內積累的時候,肚大腿粗只是外在表現,肝臟才是第一個“受害者”。如果沒能有效控制肥胖引起的心臟病和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也會有機會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而且,脂肪肝不像心腦血管病那么好治,現在還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只能靠減肥!
2
飲酒
酒精有明確的證據會導致肝臟損傷,是可以作為肝硬化、肝癌的單獨病因而致人死亡的。因此,戒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肝臟養護技能。
策劃制作
作者丨閆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普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