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地來·艾買江 天津醫科大學

審核:于泳浩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主任醫師

艾滋病(AIDS)這個名詞對我們來說已不再陌生,主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傳播途徑外,HIV還可能通過一些我們不易發現的隱秘途徑悄悄擴散。那么,這些“隱形橋梁”究竟是什么呢?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共用個人物品的“親密接觸”

假設在一個公共浴室,張先生(化名)急于剃須,卻發現自己忘記帶剃須刀。在尋找解決辦法時,他注意到更衣室的儲物柜上有一把看似干凈的剃須刀就拿過來使用。殊不知,這把剃須刀可能被一位不知情的HIV感染者使用過。雖然血液直接傳播是HIV的主要途徑,但微小的傷口、不經意間共享的個人護理用品(如剃須刀、牙刷)都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隱形橋梁”。這是因為,即使肉眼看不見血跡,HIV也能在干燥的血液或體液中存活一段時間,等待下一個“無辜者”的到來。

個人物品,尤其是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一定要專人專用,絕不共享!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美容美發店的“美麗陷阱”

走進街角的理發店,享受一次放松的頭皮按摩或是修眉服務,本是件愜意的事。然而,如果美容美發工具(如剪刀、針具)未經嚴格消毒,就可能成為HIV傳播的媒介。特別是那些看似微小的皮膚破損,往往是病毒乘虛而入的絕佳機會。

選擇正規、衛生的美容美發機構,確保所有器具一客一消毒,美麗與健康并重。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針刺傷的“意外之吻”

在醫院、診所或實驗室工作的人員,每天與針頭和注射器打交道,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針刺傷。這種職業暴露,對于HIV感染者來說,無疑是一次潛在的病毒傳播事件。即便是非職業環境,如不慎踩到丟棄的注射器,也可能因意外針刺而暴露于危險之中。

正確處理醫療廢物,避免隨意丟棄;若發生針刺傷,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并盡快就醫咨詢。

圖4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四、器官移植與人工授精的“隱秘風險”

在醫學進步的今天,器官移植和人工授精為許多人帶來了新生和希望。而且,如果供體是HIV感染者,這些治療過程就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渠道。器官移植直接將感染者的細胞和組織帶入受體體內,而人工授精則可能通過精液傳遞病毒。盡管現代醫學有嚴格的篩查程序,但任何醫療操作都存在風險。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確保所有供體經過嚴格篩查;在接受任何醫療操作前,充分了解并咨詢醫生,確保自身安全。

五、通過寵物傳播的“理論風險”

你可能很難將寵物與HIV聯系起來,但事實上,如果寵物接觸到HIV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再與人親密接觸(如舔舐傷口),理論上存在傳播風險。當然,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但提醒我們保持寵物衛生,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定期為寵物進行健康檢查,保持寵物清潔;在與寵物互動時,注意個人安全,避免受傷。

圖5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六、結語

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和誤解。通過了解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傳播途徑,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

記住,預防艾滋病的關鍵在于切斷傳播途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無論是個人生活習慣的養成,還是公共場所的安全防范,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讓我們攜手共建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社會,讓艾滋病不再成為威脅我們生活的陰影。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讓健康成為我們最堅實的后盾。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